進入八十年代後,大報爭鳴,小報的生存空間更小了。
如《新夜報》《今夜報》《響尾蛇》這些報紙不過是苟延殘喘,它們經常會在版面上放上大幅性感照甚至裸女照,上面還有風月場所的gg,為了吸引眼球可謂無所不用其極。
現在《新夜報》被《天天日報》集火,不僅老闆的名聲臭了,連報紙銷量也受到了影響,一時之間竟有種明天就要關張倒閉的搖搖欲墜之感。
《天天日報》為什麼會攻擊《新夜報》,報界業內人土大概都知道。
只是誰也沒有想到,陶玉書的出手會如此快速丶精準,幾乎是一下子打到了《新夜報》的七寸上。
這一次《新夜報》如果熬不過去,就只剩倒閉一條路了。
《天天日報》的報導師出有名丶佔著大義,任誰也說不出問題來,既沒有降低了報紙的格調,又打擊到了對手。
這樣的反擊實在令人印象深刻,同時也加深了報界同仁對陶玉書的「刻板印象」。
香江戴卓爾。
聯想著之前差點被陶玉書搞進監獄的黃玉郎,大傢俬下里都開始流傳一句話寧得罪小人,不得罪女人(陶玉書)。
對於《天天日報》所取得的戰果,陶玉書表示很滿意。
這次對《新夜報》的打擊不單是報復了對方對自家的汙衊和造謠,也讓她對《天天日報》有了更好的掌控力。
一舉兩得!
她本打算乘勝追擊,接著把另外幾家小報都挨個點一遍,
結果還沒等她找到這幾家小報老闆的把柄,就有人出面為這件事說和了。
出面的人是董橋,他是受了雷煒坡的委託。
雷煒坡這個名字知道的人不多,他還有個名號一一香江八卦新聞祖師爺。
1968年,《明報》依靠著金庸的武俠和社論已經在香江報界站穩腳跟,
但金庸的野心不止於此。
他請來雷煒坡打造出了《明報週刊》,雷煒坡出身演藝世界,對香江娛樂圈的各種秘辛信手拈來。
《明報週刊》上市後很快便憑藉著題材獨家丶秘聞勁爆丶臭三八之餘又不乏文采而備受讀者歡迎。
在地攤讀物盛行的六十年代,《明報週刊》成為了香江第一份真正意義上的娛樂八卦週刊,每年光是gg費就有近2000萬港元。
《新夜報》捱了《天天日報》一記重拳,不知道能不能挺過去這一波壓力。
之前參與造謠林朝陽和張曼玉緋聞的幾家小報這才明白,惹林朝陽沒什麼,
可他們家那頭母老虎真惹不起。
這些人生怕被陶玉書惦記上,連忙聯絡身邊的同行好友,希望能有人幫著從中間說和說和,化干戈為玉帛。
雷煒坡在香江八卦新聞界有些地位,也是明報老闆金庸的左膀右臂,跟諸多小報老闆丶主編頗有些交情,林朝陽的作品又多是由明報出版社出版的。
幾個人找到他,他則找到了與林朝陽私交不錯的董橋。
「你是什麼想法?」
得知董橋來找過林朝陽,替那幾個小報老闆表達了歉意,還提出擺酒賠罪的想法後,陶玉書問林朝陽。
「得饒人處且饒人。你才剛進報業,還是不宜樹敵過多。
既然他們已經低頭擺酒道歉了,我看就這麼算了吧。」
陶玉書想了想,說:「我得問問麥琪的意見,她也是受害人。」
林朝陽一瞧,哪裡還不明白她這是不甘心。
大嶼山,《旺角卡門》劇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