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幾天就發表了,到時候再看不也一樣嗎?”
“不行,這一看上就停不下來,我看完就還給你們。”
祝昌盛見李曙光不撒手,埋怨道:“哪有你這樣的,這可是我們《當代》的稿子。”
見耍賴不成,李曙光又打起了感情牌。
“老祝,你別忘了,要是沒有我的話,伱能組到朝陽的稿子嗎?”
“老李,你瞧你這話說的……”李曙光的話讓祝昌盛頓感為難,他無奈的嘆了口氣,“行吧,看完你可趕緊給我,要不我也得挨編輯部那幫人的罵。”
李曙光痛快道:“沒問題。”
應付走了祝昌盛,李曙光全情投入到世界之中,直到下了班仍一動不動。
直到六點多,天徹底黑下來,保衛老翟來樓裡巡查,才將他喊回神。
“老李,不回家啊?”
李曙光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又看了看手錶,“呦!都這麼晚了!”
他連忙收拾了東西離開人文社大樓,回家的路上他騎著腳踏車,腦海裡閃過的全都是《梵高之死》的情節。
到家之後,家裡人都已經吃過了飯,妻子給他熱飯,他胡亂扒拉幾口便坐到書桌前,將那份沒讀完的手稿掏了出來。
“老李,早點睡吧。”
夜晚十點多,妻子過來叫他。
“嗯。”
李曙光只用鼻音應了一聲,卻絲毫不見動作。
他平日裡就有把稿子帶回家裡審的習慣,有時候經常會看到夜裡十一二點。
妻子見他今天又這樣,也沒再催促,獨自去睡了。
桌上的檯燈一直亮到深夜,李曙光就這樣安靜的坐著,沉浸在十九世紀歐洲的一段時空旅行之中。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他的眼神落在稿子最後一頁的最後一行字上已經很長時間了,才終於恢復了靈氣,眼球轉動起來。
看完之後內心的震撼久久無法平靜,過了好一會兒,他終於完全從的世界中抽離出來。
“唉!怎麼能寫得這麼好呢?”
李曙光長嘆了一口氣,喃喃自語道。
他的嘆氣不是遺憾,而是飽含了驚歎與讚美。
編輯這一行他也幹了二十多年了,寫得好的作品見得多了,但他回想這麼多年經手的作品當中,還從來沒有一部帶給他的感受是如此強烈和豐富的。
他編輯過許多以故事性見長的通俗文學作品、也編輯過更多以文學性、思想性見長的嚴肅文學作品,也都在這些不同風格的作品當中收穫震撼與感動。
但《梵高之死》對比他前二十多年所經手的那些作品,有一個最大的不同點就是,這部在文學與故事的天秤之間取得了完美的平衡。
它帶給讀者的不僅有感官上的刺激,更有心靈上的震撼和思想上的滋潤。
李曙光回想著的內容,那些文字好像閃閃發光,在他腦海中組成一幅又一幅精彩絕倫的畫面。
這些畫面刻進了他的腦子裡,如同難以磨滅的印記,這部裡有太多讓人忘懷的情節和橋段了。
他難忘於主人公亞倫在烈火前的奮不顧身,也難忘於那隻代表了梵高的才華、孤傲與恐懼的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