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一樣。他們對你爸那是仰視,對我是‘你小子走了狗屎運’。”
“哈哈!”
陶玉書被他逗得哈哈大笑。
林朝陽的這種感覺倒是沒有錯,因為陶父的燕大教授身份距離大家太過遙遠了,所以冷不丁一見他,所有人用的都是仰視的目光。
而林朝陽則是隊里人從小看著長大的,他冷不丁成了大作家,因為太過親近,大家很難升起那種仰視的感覺。
不過這種情況在大年初二的時候有了明顯的改善,因為公社領導竟然領著縣領導跑到了林二春家。
據說是縣裡領導聽說了林朝陽這個享譽全國的大作家榮歸故里,特地前來拜訪的。
得知這個訊息,小楊屯的人終於明白了林朝陽這個作家的含金量。
送走了縣領導,陶玉書問道:“這位周縣長禮數倒是挺周全,就是不說來幹嘛的。”
“無事不登三寶殿,人家是縣領導,總不可能是真來給咱們拜年的吧?”林朝陽輕鬆說道。
“那你說他是有事相求?”陶玉書問。
林朝陽搖了搖頭,“誰知道呢,他們這些當官的,有話也不可能第一面就跟你說,繞來繞去的,我猜無非可能是想讓我寫一寫家鄉。”
陶玉書微微頷首,除了這個目的,她也想不到有什麼理由能讓一個縣領導跑到一個作家家裡來拜年。
“那他要是真讓你幫忙寫點東西,你寫嗎?”
“如果有合適的題材沒理由不寫,畢竟是家鄉,可如果是生搬硬造就沒必要了。”
夫妻倆正聊天的時候,就看著張桂芹女士穿戴整齊的出了門。
“媽,你幹嘛去?”林朝陽問。
張桂芹回道:“我去串串門。”
這句話聽在林朝陽的耳朵裡,自動被替換成了“我去裝裝逼”。
夫妻倆相視一笑。
下午二埋汰跑來找林朝陽,問他:“朝陽,你是不是明天走?”
“嗯。”
回小楊屯這幾天,林朝陽和老丈人一家成了小楊屯乃至周邊大隊上上下下關注的焦點。
以前隊里人都知道林朝陽老丈人是燕大教授,還成了大作家,可說到底是沒有眼見為實,張桂芹再怎麼說也總歸是讓人不太信服。
林朝陽一年多沒回家,老丈人一家也從來沒露過面,有些喜歡嚼舌頭的少不了根據這些情況挖空心思的編排一番。
現在好了,教授老丈人來了,林朝陽也回家了,一切風言風語煙消雲散,林朝陽也成為了人們口中自小就天賦異稟的大作家。
我說什麼來著,這孩子打小就聰明,一看就是個當作家的好苗子!
這幾天裡林朝陽成了隊里人關注的焦點,二埋汰沒少在背後宣傳。
“朝陽,廣播裡頭說國家要改革開放,你說以後種地還有前途不?”
林朝陽無語道:“種地啥時候有過前途?”
“那你說我去打工咋樣?”
“打工?”
這個年代的農村青年有三大改變命運的途徑:招工、當兵、考學。
二埋汰一樣都沾不上,家鄉周邊的國營工廠已經多年都沒有招過工了,有招工的機會也輪不到二埋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