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陰學宮之中,太初廣場之上,六國大志之輩雲集。
六國之人千萬之數,昔日,能來咸陽城求道太陰學宮者已然是千萬人之中的英才。
而大浪淘沙,吹盡黃沙始到金。
一萬八千選三千,太初廣場之上現在跪坐的三千學子,皆是六國的天資冠絕之輩。
今日,太陰學宮開道第一日。
李春秋坐於無極宮前,俯視眾人,睥睨眾生。
昨日,他已然交代了招搖宮與琅嬛宮二宮,分科而授道,太陰學宮之中只授道實學。
天下之法,無論科技之法,亦或是修道之法,非是絕頂之科目,他皆藏書於琅嬛宮之中,會由兩宮眾人授道眾生。
但是此時他還要激勵一番修學眾人。
太初廣場之上,三千學子正襟危坐,遙望那高坐九重天之上的素白之衣。
除了玄都與范增等極少數人,眾人心神激盪,如有夢幻。
幾經坎坷,四考搏命,今時今日終究有得道之日。
今後他們就要在這六國才俊,皆不可得的巍峨宮樓之中聆聽那百家絕頂之師,還有仙人垂首之道。
誰人不心中澎湃不已?
在眾人的期盼之下,李春秋緩緩開口,口中如有驚雷震顫。
“太陰學宮者,諸夏興亡之地,吾立太陰學宮,傳道諸夏,也望汝等一生皆為諸夏。”
雷霆乍驚,天地而動。
李春秋身前百家名師、三千紅塵學子,聞聲皆拱手一拜。
“固所願而不敢請耳!”
千人之聲,萬人之勢。
浩浩蕩蕩,如同錢塘之潮水,勢不可擋。
得以柔中國,刑以威四夷。
華夏這片大地之上多少的天縱之才。
前者諸如姜太公、周公、尹伊負重而行開一朝盛世,威伏四夷,後者亦有齊桓公、晉文公、趙主父者雄霸中原。
他們所行便是興諸夏之事。
後輩自然繼承之。
李春秋俯視眾人,輕輕一抬手。
眾人被緩緩扶起。
“太陰學宮今日行分科之事,凡招搖宮授道之人,琅嬛宮藏書之所,各開一科,授道眾人。”
“凡入宮學子,可以選一主學,三輔修,旁聽不限。”
“汝等需要慎思之。”
眾人聞聲,心中激動更是不能自已。
日前,太初廣場之上已然公示,此次授道的內容兵甲、陣法、四海一統之策無所不有,甚至有著長生久視之法。
眾人如何能不激動?
“於此分科授道之前,先授以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