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資訊網絡所開發的那款匿名聊天軟體,周暢是聽說過的。軟體使用者可以發出自己的動態,語音、文字、圖片或者是影片,就像是朋友圈一樣。但是這個動態會被髮布在廣場上,所有人都看得到。
但有一個很大的功能,那就是匹配。如果開啟了匹配,軟體會根據演算法,推送同城異性、渴望聊天的人,與使用者進行匹配,促成二人交流。
“跟那軟體有關係嗎?可曾洩漏過個人隱私?”周暢問道。
“我查過那軟體,幾乎沒有什麼後門。只是收集過一些搜尋記錄用作自己的推送,並未向任何一方透露過任何個人使用者的隱私資訊。註冊的手機號看得到,但實名資訊必須透過公安部門進行調查。孟凡泰能夠這麼快落網,也多虧了手機號的實名驗證。”核說道。
“但是……如果使用者在釋出自己動態、或者是在聊天的過程中,釋出了含有自己個人隱私的資訊,被別有用心的人獲取,那就麻煩了。”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每個人的個人隱私都不同程度的遭受了侵犯,不論是線上還是線下。
買個房子,填個手機號,馬上就有裝修公司的人打電話來詢問。買一輛車,馬上就有保險公司的人發簡訊。個人手機號這個東西,在這個年代是可以賣錢的,而且是明碼標價。
網際網路上也是一樣,如果在網頁上填寫過什麼電話號碼,留下郵箱、qq號,馬上就會有人來新增為好友。
甚至,在搜尋引擎上搜過什麼東西,購物app就會推薦什麼東西。收集使用者個人隱私和使用習慣這件事情,成為了家常便飯,根本不足為奇了。
因此現在戴茂林要做的,就是結束這個場面,守護所有人的網路隱私安全。
但仍舊擋不住那些作死的。
當然,這並不是說盧穎作死。網路上什麼人都有,大多數都是好人,但一個年輕女孩子就這樣膽子很大的上了陌生網友的車,一起吃飯,看電影,卻是有點兒心太大了。
若是遇到個好人,想認真談戀愛的,問題不大。
若是遇到個那啥上腦的,慣犯,像孟凡泰這樣的,那就是真的倒黴了。
女孩兒在這個社會上,哪怕是要求什麼平權,至少從身體素質上來講,永遠是弱勢群體,很容易吃虧的。
用這些軟體想要去開拓眼界,尋找自己聊天的好友,甚至尋找另一半的時候,一定要謹慎再謹慎,有的人在網上是個好人,過著體面的生活,實則全部都是偽裝出來的,一個徹頭徹尾的片子,等著盧穎這樣單純的姑娘上鉤。
盧穎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卻還是沒能保證自己的純潔。無期徒刑,再加上剝奪政治權利,孟凡泰相當於要在監獄裡呆一輩子了。
但很明顯,盧穎的父親盧朝良,覺得這還不夠。
作為軟體開發公司,為盧穎匹配了一個進過監獄的犯罪分子,沒能甄別其身份,至少在盧朝良看來,全球資訊網絡的問題很大。
如果不是這個匿名聊天軟體,可能盧穎就不會碰到孟凡泰,不會遭到侵犯,更不會死。
因此盧朝良把全球資訊網絡告上了法庭。
然而出了這個事兒以後,戴茂林卻是高度關注,不僅提出主動進行經濟賠償,甚至將自己的應用下架進行整改,為期一個月。
而事實上,在此事情發生之前,全球資訊網絡就已經在app裡面針對於聊天內容推出了警告提示功能。
如果兩個人在私聊的過程中出現涉及金錢、微信、見面等文字的時候,警示文字就會自動跳出來,提醒使用者不要與對方輕易發生金錢關係、不要輕易交換可能存在隱私洩露風險的個人聯絡方式,不要與不認識的人隨意見面。
盧朝良訴求主要有三點。第一,把戴茂林送進監獄。第二,徹底關掉這個應用。第三,才是經濟賠償。
第一點第二點,法律可能不支援,畢竟這事兒跟應用的關係不是太大。哪怕是在路上走著,也有可能會碰到壞人的,使用聊天應用並不能增加遇到壞人的機率。
至於第三點……法院可能為了和稀泥,打成雙方和解,要戴茂林出點兒錢也是正常的,反正戴茂林自己已經提出了這一點了。
在開庭前的調解過程中,盧朝良就已經得知了可能是這個結果,因此對於戴茂林懷恨在心,如果法律不支援他的話,那他就只能透過自己的方式,慰藉女兒的在天之靈了。
“來自於盧朝良的威脅有多大?”周暢問道。
“百分之九十八,經過調查,盧朝良蒐集了很多關於戴茂林行蹤的資料,正在準備了。”核剛回答完周暢的問題,戴茂林便衣著整齊走出了辦公室後面的生活區。
戴茂林整理了頭髮,西裝革履,皮鞋鋥亮,甚至颳了鬍子,真的是一表人才,氣質盡顯。
“別愣了,我們走吧。今天中午的商務宴會很重要。”戴茂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