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25章 百年大計 (1 / 4)

草原上正在發生的事,劉榮當然不知道。

——至少不知道具體細節,以及準確的時間。

或者應該說,那些個派往河西地區的使團,實際上都能算做是劉榮這個棋手,在河西這盤棋上下的閒手。

何謂閒手?

就類似於風險投資。

對於一個風險極高,回報也相應極大的專案,進行一筆能顯著影響專案走向,對自己卻根本無傷大雅、完全承擔得起損失的投資。

就好比這些商隊,劉榮的投入很多嗎?

——商隊本來就存在,並不因為劉榮投資與否,而影響到這些商隊是否出塞;

劉榮做出的投入,不過是在一個原本就要出塞行商的商隊中,摻進部分繡衣衛的探子,以‘商隊護衛’的身份,一同前往塞外打探情報。

當然,這些人可能回不來,可能因為種種原因死在草原上,又或是直接和商隊一起團滅,乃至於暴露身份。

但對於劉榮而言,這個投入,顯然算不上太大。

繡衣衛哪年不死個幾十上百號人?

病死的,意外死的,又或是暴露了身份,被做局害死的——幾乎每一年,都有那麼大幾十號人。

到了多事之秋,如吳楚七國之亂爆發前夕,繡衣衛甚至是每天都死人;

從叛亂爆發之前的先孝景皇帝二年,到叛亂平定的孝景皇帝三年,前後不過一年多的時間,繡衣衛在關東郡、國潛伏的眼線,死亡人數更是足有六百人之多!

這是沒辦法的事。

情報工作,本身就屬於超高危工種。

在這個出趟遠門,都擔心這輩子再見不到第二面的時代,經常換工作場地,並普遍與危險人物朝夕相處的繡衣衛探子,死亡率根本就不可能降得下來。

到了草原,那就更別提了——別說是繡衣衛的探子,又或是實打實的‘真·商隊護衛’了;

就連草原上的遊牧民族自己,那都是動不動就要死人的。

什麼天災人禍,飲食問題,乃至於水土不服之類,都有可能要人命。

所以,劉榮的投入約等於零——僅僅只是派了原本就坐著高危工作的繡衣衛,去更加危險的草原上,進行自己的本職工作而已。

至於回報,劉榮原本的設想,是能摸清楚河西的大致狀況,尤其是那些中大型部族各自內部,以及彼此之間的情況,就已經可以接受了。

倒是沒想到冒出來個混邪部,給劉榮整出來了個意外驚喜。

只是歸根結底,這,不過是劉榮的一手閒著。

成了很好,不成也無所謂。

眼下,劉榮更多的注意力,還是放在了眼下的長安——即將結束的,華夏曆史上第一次考舉之上。

經過前兩輪考舉,劉榮也基本摸透了這個時代,對於考舉這一新鮮事物的接受程度。

——第一輪科舉,最終有一萬四千餘考生報考,有將近一萬一千人成績及格,進入第二輪。

這意味著第一輪科舉試卷,那些最基本、幾乎毫無難度的考題,也同樣難住了足足三千多名自詡為‘讀書人’的考生。

得到這個資料後,劉榮原本還感到非常疑惑。

但在專門看過那些第一輪不及格的考生試卷後,劉榮便釋然了。

這三千人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因為字跡潦草到根本沒法辨別,而被判定為不及格。

造成這個情況的原因,大機率是照貓畫虎,偷師偷出了問題。

類似於:某個農戶子弟,偶然從當地權貴扔出去的垃圾當中,得到了權貴家裡小孩兒練字的廢棄竹簡,便當即將其視為珍寶。

找人問過字兒的含義,再回家拿樹枝在地上臨摹、練習,最終便練成了一手獨具一格的狗爬字。

又或者,是某個自幼就沒怎麼讀過書、練過字,卻被全家上下捧著、哄著的少爺,自信心爆棚的跑來參加科舉。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