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朕這一生,如履薄冰> 第384章 世子多疾,汝勉勵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84章 世子多疾,汝勉勵之 (2 / 4)

但遊牧之民,從來都不是由頭羊帶領著的羊群;

他們,是在狼王帶領下,到處遊獵的狼群!

狼王強大時,狼群裡的每個成員,都是狼王最堅實的擁護者。

哪怕狼王受了傷,又或是老邁了些,只要狼群能獲得源源不斷的獵物,狼群也依舊能對狼王保持絕對忠心。

——因為能為狼群帶來源源不斷的獵物,也同樣意味著狼王的強大。

睿智,也同樣是一種強大。

但當有一天,狼群開始出現食物緊缺,成員們開始吃不飽肚子時,就會有人注意到:狼王,老了。

沒有過去那麼能打了,沒有過去那麼睿智了——總之,就是沒有過去那麼強大了。

當這個發現被證實,狼群中,就會湧現出一個又一個年輕力壯的公狼,向狼王發起挑戰。

而草原上的秩序,和狼群這種物競天擇的秩序構建方式,可謂是如出一轍。

為了改變這種情況——為了讓草原遊牧之民,不再以‘選拔狼王’的邏輯競選出單于,已經故去的冒頓、老上兩代單于,曾做過許多努力和嘗試。

每年五月舉行的蹛林大會,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同時也是最令人拍案叫絕的手段,且沒有之一。

各部族派出精銳勇士,角逐各個專案的名次,來為部族爭取更好的牧場資源;

單于庭則從中選拔出一批佼佼者,以持續不斷的從各部‘吸血’,而且吸的還是最優質、最好的那一口血。

如此一來,無論草原各部之間是打生打死,還是興衰沉浮,單于庭都能掌握草原最優秀的兵源、最強大的軍隊,從而始終處於不敗之地。

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匈奴單于庭搞蹛林大會,從各部族‘吸血’,和漢家搞出來的陵邑之制,從關東各郡國吸收精英群體,頗有些異曲同工之妙。

只是漢家的陵邑之制,是以遏制地方豪強坐大為核心目的,順帶才是虹吸關外精英階級,以及他們所掌握的財富、資源。

可以說,蹛林大會和陵邑之制,就是匈奴帝國和大漢江山,最不可動搖的統治根基。

陵邑之制被取消,必然會吹響劉漢社稷的喪鐘;

而蹛林大會辦不下去的那一天,也同樣會開啟匈奴帝國土崩瓦解的倒計時。

今天,軍臣看到了這樣的預兆。

軍臣看到了草原各部,開始應付差事式的應付蹛林大會。

至於蹛林大會原本能為各部族帶來的利益——牧場資源的重新劃分,則被各部頭人默契的忽視了。

軍臣知道這是為什麼。

——從今往後,至少今明兩年,草原上的牧場資源劃分,將不再受單于庭掌控了。

草原各部,但凡是對自己掌握的牧場資源感到不滿,並看上隔壁鄰居牧場的,都可以憑拳頭、憑武力,去奪取自己想要的一切。

過去,單于庭在這個過程中,主要充當一個周天子式‘地圖分封’的角色。

——吶,這塊兒地給你了,打不打得下來,就看你拳頭大不大;

絕大多數情況下,單于庭在蹛林大會上主持的牧場劃分結果,最終都會成為現實。

但凡不是一個賊弱的部族,得到了一塊原屬於某強大部族的牧場——但凡雙方實力相差不多,牧場的原主人,便大都會遵守單于庭的劃分。

而現在,單于庭的這一權力失效了。

究其原因……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