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16章 決戰前夕 (2 / 4)

不用說旁的,只需要說一點:那個商人在三年前,從長安出發時,大包小包、人背馬駝——帶走的好幾車東西,總價值都還不到二十金!

那幾車從長安帶走的貨物,在一年多之後,成為了數量更多的域外貨品。

而在商人帶回的那七八車西域貨物當中,僅僅只佔據巴掌大一片區域的一小包香料,就讓那個商人,收回了這來回一整趟的本錢。

這,才是古絲綢之路應有的利潤率!

一本萬利!

無論是從中原一路向西的華夏特產,還是自東而來的外域奇貨,每過一座山、一條河,甚至是每走上百里路,其價格,都不可能是兩成、三成這麼漲;

而是兩倍、四倍的翻!

也正是因此,一匹作價千錢的綢緞,從中原一路向西到了歐洲,價值能漲到十二兩黃金,僅僅只能換得九兩絲綢的程度。

——同等重量的黃金,卻連等重的綢緞都換不到,而是要以四比三的比例去換!

而漢時的‘一匹’綢緞,重足有十一漢斤,折後世兩千七百三十克。

換而言之:一匹重達兩千七百三十克的綢緞,在歐洲能賣出至少三千六百克黃金的超高價。

而三千六百克黃金,按照如今漢室的度量衡,大約為:十五金。

折錢十五萬;

在如今漢室、在中原,這些錢能買到至少六百匹尋常布帛、超過三千石糧食;

能買到兩個壯年男奴、三個女奴,或是七八個童奴;

若是換成酒肉,能買到魚肉萬斤、雞鴨上千只,濁酒百石,美酒千籌。

若置辦家產,能在距離長安不超過十里的黃金地段,買到六七畝良田,外加一座配套的農院;

願意走遠些,到渭南藍田一帶,更或是關東?

——別忘了如今漢室,所謂‘中產之家’的全部家產,總共才不過十萬錢。

而如今漢室‘中產之家’的概念,第一條標準便是:戶籍在關中。

在關中,你擁有百畝田地,妻兒加你一共五人,能一日兩餐頓頓飽,甚至還有餘力培養某一個子嗣讀書或習武,你家才能被稱之為‘中產之家’;

你培養出來的子嗣,才能被稱之為:良家子。

這樣一戶中產之家,總價產才不過十萬錢;

至於在關東,擁有同樣的生活條件的家庭,家產很可能連七八萬錢都沒有。

而一匹綢緞,卻能在歐洲賣出十五萬錢……

毫不誇張的說:無論是如今,佔據著河西走廊的匈奴人,還是將來,必定會重奪此地的漢家;

亦或是往後的每一個遊牧政權、華夏王朝——只要是佔據過河西走廊的,就不可能不明白掌握著這樣一條通道,究竟能得到多麼令人匪夷所思的利益。

話說難聽點:就算是佔著這塊地方什麼都不做,就帶著一幫滿臉橫肉的壯漢,嚮往來商隊收過路費,那也絕對是日進斗金!

在過去,匈奴人佔據著河套這塊天然牧場,將河西走廊丟給了幾個倒黴催的部族守著,任由他們從往來行商身上盤剝,再按年從這幾個部族手裡收取上貢。

而今,河套為漢家所有,河西,也不再是漢家只聞其名,不見其形的方外之地。

都不用往遠了說;

——此時此刻,河套戰役都還沒打完、漢屬‘朔方郡’都還沒被漢家徹底吞下,江都王劉非得目光,便不可避免的落在了這塊區域。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