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49章 新軍! (1 / 4)

明白了這些,劉榮對於河套之事的後續思考,也就是可以預見的了。

——飛狐軍第一任都尉令勉,雖然早在太宗皇帝年間便已病故,但內部嚴苛的稽核標準,保證了令勉之後的每一任飛狐都尉,都絕不可能是紙上談兵的草包!

至少從單兵素養、武力值的角度上來說,每一任飛狐都尉,都絕對有資格在任何一場戰爭中,擔任漢家任何一支部隊的將軍!

與此同時,飛狐都尉的任命,又被天子——注意,不是朝堂,而是天子!

由於飛狐都尉的任命,自太祖劉邦開始,就被劉漢天子本人牢牢把控,又使得這支漢家第一支職業化常備野戰軍,保持了對老劉家——至少是劉氏天子的絕對忠誠!

漢天子派去的飛狐都尉,或許會無法達到飛狐軍內部的武力考核,從而不被飛狐軍上下承認;

但沒有漢天子點頭,飛狐軍也絕不可能將一個符合標準,卻沒有得到朝堂任命的內部將官,承認為自己的將軍、承認為飛狐都尉。

劉榮不知道這樣一支部隊,能不能算得上是職業化部隊,在華夏封建歷史上的巔峰。

但劉榮很清楚:漢家需要的常備野戰軍,就是這樣的鐵血部隊!

用太宗皇帝年間,那場‘喪師辱國’的保衛戰後,朝堂內外公卿大臣的話來說:漢家,需要第二支、第三支,乃至很多很多支飛狐軍!

很顯然,太宗孝文皇帝,將希望寄託在了當年拱衛長安的三營:細柳、霸上、棘門——尤其是周亞夫的細柳營上。

但無論是劉榮本人,還是朝堂內外都很清楚:作為一支中央直屬的常備野戰軍,細柳營這支部隊身上,周亞夫的個人烙印,實在是有些太過於深刻了。

原本還沒到這個地步;

原本,漢室上下君臣,只有劉榮這個當代天子,由於當年太宗皇帝細柳閱兵,被細柳將士‘天子也得遵守周將軍的軍令’的做法,而對細柳營感到不喜。

但在幾年前,跟隨周亞夫平滅吳楚七國之亂的細柳營,鬧出了另外一件事。

——戰亂平定之後,細柳營上下可謂雞犬升天!

便是周亞夫本人,也從太尉直接‘升任’為當朝丞相,一時間權勢無兩!

但在隨後,先孝景皇帝遵循著本能,試圖將細柳營肢解——至少是部分肢解並改編時,周亞夫和細柳營內部,雙雙出手。

先是周亞夫,仗著自己平亂功臣、當朝丞相的超然身份,極其唐突的請見先帝,並言辭激烈的表示:細柳營絕不能有變動!

因為在周亞夫看來,細柳營形成戰鬥力,是自己十數年辛苦操練,投注無數心血的成果。

如果對細柳營做出改動——哪怕只是分走一個兵士,會是納入一個其他部隊的兵卒,都會對細柳營的戰鬥力產生負面影響。

所以,周亞夫站在‘為國為民’‘為宗廟社稷計’的角度,懇請先孝景皇帝:絕對不能讓這支光榮的部隊——這支整個漢家都在仰賴的部隊,發生哪怕絲毫變化。

對此,先孝景皇帝縱是知道不妥,自也是拿風頭正盛的周亞夫沒什麼辦法。

——畢竟是平亂功臣,而且才剛班師回朝;

若是鬧出‘周亞夫前腳班師回朝,後腳老部隊就被打散’的鬧劇,天下人也必定會覺得先孝景皇帝,這是要學祖父劉邦,來一手兔死狗烹了。

只是無奈歸無奈,先帝心裡卻十分清楚:細柳營,絕不能繼續這樣被縱容!

奈何時機未到,先帝愣是沒拒絕周亞夫的請求,只含糊其辭的應付了過去,而後招來劉榮,詢問劉榮對此事的看法。

那一天,劉榮記得很清楚。

——先帝的臉色極差!

無論是對於周亞夫,還是細柳營那幫驕兵悍將,先帝都是恨不能生吞活剝!

劉榮也不傻。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