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93章 女人心 (2 / 4)

「再取些冰來。」

「左右皇帝有法子製冰,不用像過往那些個年景――用點冰還得摳摳搜搜算計著,就怕天兒還沒涼,冰就沒了……」

長樂宮,長信殿。

竇老太后怡然自得的側躺在上首御榻之上,享受著與世隔絕的清涼與靜謐。

御階下,太后慄氏、皇后曹氏對坐於東西兩席首座,面上也是一片舒暢之色。

――若是放在早些年,竇太后所在的長信宮,根本不可能是這般光景!

世人皆知,太宗孝文皇帝簡樸,一件內袍都能穿上十來年;

卻無人知:為了保全亡夫的聲名,竇太后節儉起來,那真可謂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就說過去,館陶公主劉嫖每來一趟長樂,幾乎都能得去價值不下百金的賞賜。

但除了館陶主,其他任何人――包括梁孝王劉武,都不曾在竇老太后手裡,無緣無故得到過如此重賞。

平日裡,整個長樂宮上下,上千張嘴盯著老太后的小金庫吃飯,卻也還是能省則省,能免則免。

就連宮人預設的每年一套新衣,也早在太宗孝文皇帝駕崩那年,被老太后直接縮減到了三年一套。

也曾有人說:萬一有宮人身著破舊,丟了太后的顏面……

老太后卻說:若真有那一天――真有人穿著一身破衣裳出現在我面前,那才是真真的太宗遺德富佑子孫,以庇大漢千秋萬載……

連日常用度都如此節儉,放在冰這種曾經的奢侈品上,自然更不用多說了。

――那些年,還沒有當今劉榮站出來,變魔術似的拿石頭變出冰時,無論宮內還是宮外,唯一獲取冰的來源,都是上一年冬天凍存的窖藏。

所謂窖藏,自然就是把水凍成冰存進地窖裡,等到夏天再一點一點拿出來用。

如此費時費力――只要是廢人力和時間成本,以及一處原本可以儲存其他東西的地窖,自然導致冰的價格,基本與同等重量的銅相媲美!

雖然還沒到"一兩冰塊一兩金"的誇張程度,卻也是實打實的:一斤冰,作價至少五十錢!

眾所周知,如今漢家多用的錢幣,還是太宗孝文皇帝所鑄的四銖錢。

四銖,顧名思義――重量四銖,即三分之一兩的銅錢。

按照這個重量來計算,三枚四銖錢為"一兩",一斤又合十六兩;

一斤重的錢幣,得四銖錢不過四十八錢――想要買到同等重量的冰,甚至還要再多加二錢!

雖說四銖錢並非純銅所知,甚至有將近一半都是摻雜的鉛,但這也很恐怖了。

在封建時代,任何消耗品――注意,是任何!

任何消耗品的價值,能達到同等重量的銅錢,都意味著這個東西,已經達到了奢侈品的範疇。

在常人認知中,這種東西大致是香料、調味料,又或是名貴藥物之類。

但在劉榮"製冰"之前,這一類,即消耗類奢侈品的行列當中,還多出一個冰。

原因也很簡單:物以稀為貴。

尋常人家,別說是一個大地窖了――壓根兒就沒有那麼大一塊空閒的地!

就算有地,也根本沒那個雄厚財力,能在地底下掏出一個不會坍塌的地窖。

這就意味著能用地窖藏冰的,大都是富戶。

往大了說是貴族,往小了說,也得是豪強富商。

或許有人或說了:既然商人唯利是圖,那為什麼冬天不多藏一些,好夏天大賺一

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