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說來,宗正作為九卿,秩中二千石,更有宗親身份加權,實際上,卻是和奉常、典客同一級別的清水衙門。
事兒確實不少;
但權力基本沒有。
但凡遇上點大事兒,那也不外乎是宗正卿在未央、長樂兩宮來回跑,最後再根據兩宮的指導意見,來進行具體操作。
這就使得
宗正這個職位,看上去威風八面,甚至成為了民間百姓心目中,幾乎毫無爭議的九卿之首,但實際上,卻是幾乎無法參與到朝堂大政中來的邊緣人物。
再加上自太祖高皇帝時起,漢家的宗正,便基本被太祖劉邦唯一的弟弟:楚元王劉交一脈所把持,都快成了楚元王世家有實無名的世襲職務了!
這更使得本就沒什麼權力、本就處於朝堂權利中心邊緣的宗正卿,徹底成為了朝堂上的一個怪胎。
――人人都敬著,捧著;
但真有啥大事兒,卻根本沒人在意宗正的意見。
若是宗正有事兒找上門,給面子的,或許還會推諉扯皮一番,再好聲好氣給人送走;
不給面子的,更直接就稱病不見――只要不當面罵起來,怎麼都好說!
畢竟人家是劉氏宗親,還是"長者",稍微給點面子,別讓人家太難堪就得了。
卻也僅限於此。
宗正的面子,在朝堂內外的含金量,也就僅限於此了。
時至今日,朝堂內外甚至開始有人說:漢家的宗正,和史官沒啥區別。
主打一個事事知情,事事在場,事事見證;
但也只能知情、在場、見證,除此之外,再無其他。
坐在這樣一個特殊的九卿職位之上,劉闢強當然很尷尬。
但作為"世襲宗正"的楚元王世家一員,劉闢強自然也從父、祖,以及出身於楚元王家族的歷任宗正卿那裡,得到了獨屬於楚元王世家的生存智慧。
――不該管的事,堅決不管!
――不該摻和的事,堅決不摻和!
以及:不該得罪的人,堅決不得罪……
在劉闢強看來,什麼削藩啊,打仗啊,冊立皇儲、冊封太后之類,便都是自己"不該管"的事。
東西兩宮之爭、朝堂權謀之爭等等,則是自己"不該摻和"的事。
而慄倉,便大概是自己"不該得罪"的人了。
――太后族侄!
――上林苑令!
――虎賁校尉!
――外戚門面!
事實上,慄倉這麼多重身份,但凡少任意一個,劉闢強都不至於覺得慄倉小小一個外戚,就已經是自己"不該得罪"的存在。
但這世上,沒有如果。
太后族侄,什麼概念?
當今竇太皇太后,在還是"太后"的時候,便有一個赫赫有名的族侄。
而這個竇太后族侄,如今在正式場合覲見天子榮,嘴上贊拜的是:御史大夫魏其侯臣竇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