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啟新元六年秋,漢家第九任丞相、第一位太子太師——初代故安侯申屠嘉,於尚冠裡病逝。
訊息傳出,朝野內外卻並沒有出現太過強烈的反應。
——申屠嘉,已經七十多歲了。
即便是放在後世,那個人均壽命動輒八九十歲的時代,申屠嘉也無疑算得上長壽;
更何況如今漢家,男子平均壽命不足三十歲,即便是貴族,也大都是三四十歲便錘錘老矣,過了五十就身形佝僂,口稱老朽。
再加上申屠嘉這個丞相,也算是漢家第一位沒能力兼顧人情和原則,故而不得不為了原則,而反覆得罪人的丞相。
這麼些年丞相做下來,朝野內外不說都是申屠嘉的仇人,也至少有大半都和申屠嘉不對付、彼此看不順眼。
也就是一個太子太師的職務,讓朝野內外不得不看在監國太子劉榮的面子上,不情不願的前去弔唁了一番,沒讓申屠嘉的喪葬之禮太過冷清。
只是有別於朝野內外不情不願,又不得不委曲求全的態度,天子啟和太子劉榮,卻是給足了申屠嘉體面和殊榮。
——申屠嘉離世當日,天子啟當即頒詔,加進故安侯申屠嘉光祿大夫,賜冥器、冥燈及隨葬甲冑若干,許以諸侯王禮葬之!
七日之後,申屠嘉即將入土為安,朝野內外論定申屠嘉一生功過,初定諡號曰:節。
諡法雲:好廉自克曰節;自勝其情慾。
換而言之,朝堂為申屠嘉論定的諡號,幾乎只概括了申屠嘉的清廉,以及對自我道德素養的高要求。
於是,天子啟不得不當著朝臣百官的面,史無前例的駁回了朝堂‘公議’所得出的結果;
卻也還算委婉,只是一句‘尚佳,然不足以道全功過’為由,讓百官再想想。
但天子啟脾氣好,劉榮卻是沒那麼好的脾氣了。
“——開國元勳,屍山血海裡爬出來,又做了十來年丞相、三年太子師的老臣,到了爾等嘴裡,便只剩下清廉一項是可堪稱道的了?”
宣室正殿,朝議之上,劉榮不顧御榻之上端坐著的老爹劉啟,指著奉常的鼻子就是一頓輸出!
偏偏御榻之上,天子啟置若罔聞,就好似眼前正在發生的一切,並沒有出乎天子啟的預料。
於是,天子啟委婉回絕,太子榮嚴詞批評之下,申屠嘉的蓋棺定論,最終得了個極其誇張的結論。
文。
故安文侯。
諡法雲:經天緯地曰文——成其道;
道德博聞曰文——無不知;
學勤好問曰文——不恥下問;
慈惠愛民曰文——惠以成政;
愍民惠禮曰文——惠而有禮……
對此,朝野內外只能按下嘀咕:太子這也太霸道、太不講道理了……
“那又如何?”
“作為學生,為死去的老師爭取身後名,難道還有人能挑的出錯?”
散朝過後,面對天子啟的詢問,劉榮只霸氣十足的留下了這麼一句話。
又陪老爺子聊了會兒天,正要在御榻旁的專屬座位上落座,開始處理今天的政務,卻見老爺子悠悠起身,朝自己一招手。
“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