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朝太子親自拿人,禁軍開路,太子衛隊盡數出動——如此大的動靜,自也是成果斐然。
——足足十三家功侯,隨著劉榮一聲令下而倒臺,家產被盡數抄沒,族人、僕從悉數下獄。
和拿人時一樣:後續的處置,劉榮也主打一個乾脆利落,滴水不漏。
抄沒的家產——主要是這些蠢貨囤積的糧食,外加府上的器具,以及莊園、商鋪等不動產,劉榮沒動哪怕半個子兒,悉數歸入了少府內帑;
捉拿的罪臣及家屬,則悉數關押至廷尉大牢,並在劉榮的高壓下一路綠燈,短短兩天之內,便迅速透過了‘秋後問斬’的死刑審批。
——現任廷尉卿趙禹,可不是之前的慫包張歐!
這位法家出身的‘酷吏’,可是恨不得在任上多弄死幾個大人物,好為自己的資歷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有劉榮力主此事,外加‘出了事孤擔著’的承諾,趙禹自也沒了顧忌,迅速完成了從立案到審批的一系列手續。
只是比起劉榮那踐踏莊稼、鬧市策馬、私自釀酒等讓人啼笑皆非的敷衍罪名,趙禹這個專業人士,手段無疑就老練得多了。
踐踏莊稼?
——踐踏社稷壇的籍田!
鬧市縱馬?
——在太祖長陵邑縱馬!
言辱皇后?
——言辱已故太皇太后!
至於私自釀酒、莢錢欺民之類,也都在趙禹的精心潤色下,變成了一個又一個順理成章的滔天大罪。
如私盜宮釀啊~
私鑄鉛錢啊之類。
反正就一個原則:罪名怎麼大怎麼來,怎麼能夠上死罪,甚至是夷三族的大罪怎麼來。
至於真相如何,大家心裡都清楚——就是糧食的事兒。
只不過,終歸身處同一陣營,或者說是同一階級群體;
對於這些人的遭遇,功侯貴戚們,都難免有些兔死狐悲。
於是,等到了次日清晨,朔望朝舉行前,未央宮緊閉著的北宮門外,便聚起了一圈又一圈人影。
“太子,實在是太過得理不饒人啦……”
“——是啊!”
“——不就是賣點糧食嘛……”
···
“太祖高皇帝可曾說過:使河如帶,泰山若礪,國以永寧,爰及苗裔。”
“這都還沒五十年呢……”
“——要我說,還是那幾家,做的太過火了些。”
“——畢竟再怎麼說,也是太子第一次掌朝政大事,陛下、太后,乃至天下人,都等著看太子做出成績呢。”
“——這種要命的時候,為了幾個錢兒去觸太子的黴頭,那不是給自己找罪受嘛……”
人群中,無論是朝臣百官、九卿重臣,還是功侯貴戚們,談論的都是同一件事。
——太子處置在平抑糧價一事上,同自己做對的那十幾家功侯,實在是太過於嚴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