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邁沒有做出明確答覆。
——岑邁當然不敢給出明確答覆。
但考慮到過去的岑邁,是那種聽到類似的話就一驚一乍的跳起來,指著劉榮的鼻子就是一頓罵的‘大忠臣’,沒有答覆,對劉榮而言,也已經是一種答覆了。
本就因瓷器,而和少府建立了相當程度的利益紐帶,此番又因為平抑糧價的事,得了岑邁這麼個沒有答覆的答覆,劉榮自覺一陣心情舒暢。
再加上平抑糧價的事,也隨著劉榮這手盤外招——以宿麥替代粟,來供應關中而得以扭轉乾坤,劉榮的心情自然是更好了幾分。
回到太子宮,難得有空躺上榻,悠然自得的回憶起過去這段時間,自己所經歷的一切。
——最開始,是少府內帑調糧,供劉榮平價出售;
商人們坑瀣一氣,在背後某些‘大人物’的指示下,選擇了非暴力不合作,直接停止出售糧食,給了劉榮當頭一棒。
之後,更是膽大包天的逆邏輯抬高糧價,來向民眾散播恐慌:太子的平價糧快賣沒啦~
再不買我家糧食,可就晚啦~
每天漲二錢,上不封頂哦~~~
劉榮記得很清楚:那段時間,已經有驚慌失措的百姓,開始以九十多錢,甚至上百錢每石的價格,從糧商手裡買高價糧吃了。
——貴是貴了點,也總好過明天,每石多花二錢去買?
事態最糟糕的時候,朝堂內外風聲鶴唳,就連朝臣官員們都開始屯起了糧!
卻不是為了牟利,而是擔心糧價一朝沸騰,自己身為朝臣公卿,卻都買不起糧食、養活不了家中妻小……
漢家的兩位‘皇帝’,更是被嚇得心驚肉跳!
竇太后不顯山不露水,也沒忘從關外的清河郡,給劉榮先後調來了好幾十萬石糧食,以供劉榮售平價糧;
聽太子家令:南皮侯竇彭祖說,為了給劉榮湊糧食,老太后的母族——清河竇氏,甚至還變賣了不少家產!
給劉榮運來的糧食,甚至不乏從關東,以每石上百錢的價格買回來的高價糧!
對此,劉榮只能說:終歸是漢家的太后,在呂太后身邊伺候過的人物;
真到了關鍵時候,這格局,沒說的……
長安只有老太后坐鎮,縱是心急如焚,也不得不端住架子;
在甘泉宮度假修養的老爺子,就沒老太太這麼淡定了。
——一開始,是派人來問,順便隱晦的提醒劉榮:別玩兒大了,撐不住就和朕說,朕親自來;
到後來,更是直接變成了派人責問!
根據劉榮掌握的小道訊息,過去這一個多月,巴蜀往關中,運送了足足七、八百萬石糧食!
想來,也是老爺子擔心劉榮玩兒脫了,才提前做好準備,免得事態一發不可收拾。
現在,一切都結束了。
一切都結束了。
撥雲見日——天,亮了。
老爺子從巴蜀運來的糧食,折道走漢中,被送去了常年糧食短缺,今年必定更加困苦的關東;
老太后為劉榮調來的平價糧,都被劉榮按照每石百錢的價格,給清河竇氏送去了‘購糧款’;
至於關中的老百姓——尤其是長安一帶的老百姓,也已經有一段日子,沒嚐到過粟米粥的味道了。
誰還吃那玩意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