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50章 博望苑 (1 / 4)

在思賢苑的田野間,父子二人待了足有小半天。

到處走走,看看;

分明只是踏春興致的遊覽,劉榮卻也受益良多。

——劉榮看見思賢苑的田畝間,已經開始出現佃農的身影,在清理田間雜草,並未春耕日的灌溉提前清理渠溝。

見到天子啟和劉榮的身影,也沒什麼人跪地磕頭、大禮參拜;

絕大多數情況,都是原本彎腰勞作的人直起腰桿,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遙遙對天子啟一拱手,並語調輕鬆地打聲招呼:陛下來了啊?

而對這稍有些失禮的拜見方式,天子啟也好似完全不在意,同樣是滿臉笑意的微點下頭,並負手走上前去。

和農人們扯扯家產,問問去年的收成,以及過去這個冬天,思賢苑的農人們過得好不好;

待有人擺脫身邊人的阻止,不合時宜的提了一句‘冬衣不夠’,天子啟也仍是笑意不減,大手一揮,當場頒詔:吳楚亂平,天下得安,朕甚喜之;

其賜思賢苑農,戶米糧二石,酒、肉各一斤,布一匹,絮三斤……

得了賞賜,農人們面上的笑容,只愈發帶上了幾分幸福,和對美好未來的憧憬。

而在天子啟眼中,這一張張時刻洋溢著幸福、甜蜜的微笑,卻是這人世間,最美好不過的景象……

“自當年,先帝令少府劃撥思賢苑,作為朕的私苑時起,便大都是這樣。”

婉拒了農人們‘留下吃頓飯’的邀請,帶著劉榮踏上返回行宮的路,天子啟便又開始了自己的碎碎念。

只是相較於先前,此時的天子啟,臉上分明多了幾分自豪之色。

“第一次來思賢苑,朕便免了佃農們三年的租稅。”

“後來,先帝讓朕組建太子衛隊,朕也從這些佃農家中,挑選了數百青壯。”

“——如今,負責宣室殿防務的禁卒,便基本都是出身于思賢苑,且給朕作為太子親衛的人。”

“官職最高者,已經是未央宮作室門尉,秩比二千石……”

說著,天子啟不由含笑側過頭,望向劉榮的目光中,更明帶上了一抹自豪之色。

聽聞此言,劉榮也大致明白了老爹想要表明的意圖,便也含笑點頭道:“太子私苑,可以用來安置儲君的門客,以及籠絡到的天下豪傑。”

“反過來說:佃租於太子私苑的農人,便也天然是儲君最可信的班底。”

“既然都是‘自己人’,那自然不需要吝於賞賜,甚至是三不五時來看看他們,也完全是題中應有之理?”

見劉榮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天子啟面上笑容更甚。

舒坦的長呼一口氣,便愜意的眺望向遠方,淡然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在軍中,便是最平凡計程車卒,也同樣需要同袍之間的照應,才能儘可能活下來,並爭取立下武勳。”

“——士卒尚且如此,自更不用多提將官;”

“若是沒有麾下將帥拼死效命,那別說是建功立業了——能不被治罪,甚至是能活著下戰場,都得是祖宗庇佑。”

“故而在軍中,有許多將官都會效仿吳起為士卒吸膿瘡,又或是太祖高皇帝對韓信那般,解衣衣之,推食食之的做法,來籠絡麾下將士。”

···

“官場上也是。”

“便是一縣主官,也會在年節之時,為手下的吏佐準備禮錢,又或是肉、布之類,來籠絡人心。”

“至於朝臣二千石,更是每年都會有一筆極大的開銷,被用於和上下官員之間的人情往來。”

“——坊間有人說:居長安,大不易。”

“只不過這句話,說的並不是長安的百姓,而是單純在說官員。”

“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我漢家自開國——尤其是自先帝以來,便對官員收受賄賂的事不甚嚴苛。”

“因為單靠俸祿,官員們別說是迎來往送了,甚至就連自己家中的妻兒老小,都未必能養得活。”

天子啟話音落下,劉榮縱是已經深深皺起了眉頭,終也還是緩緩點下了頭,表示自己也認可天子啟這番說法。

——行賄受賄,哪朝哪代都有,哪朝哪代都不提倡;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