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朕這一生,如履薄冰> 第122章 太祖劉邦,好慘一男的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2章 太祖劉邦,好慘一男的 (3 / 4)

“當年,晁錯勸朕行削藩之策時,提到過一句話。”

“——攘外,必先安內。”

“晁錯還曾說,與我漢家而言,匈奴外蠻,不過髮膚之疾;藩王內患,卻是肺腑之患。”

“我記得丞相對晁錯的這句話,也是深以為然的?”

天子啟果真開始解釋起自己的動機,申屠嘉自也把心底裡那點不愉拋開,思慮片刻,才緩緩點下頭。

不單是申屠嘉這麼想。

對於這個時代,乃至往後數百年內的華夏君王、大臣而言,外部威脅,都始終是物理傷害。

——左右不過侵擾、馳掠邊牆而已,根本威脅不到政權本身。

實在實在被欺負慘了,大不了遷都嘛!

周王室又不是沒幹過……

就連當年,匈奴老上單于兵臨簫關,眼看著都要攻入關中,先鋒兵馬都快摸到長安城的城牆了,都不曾有誰覺得當時的匈奴人,有機會成為中原的主宰。

當年,坊間最悲觀的展望,也不過是東遷都城於洛陽,一如宗周故事。

至於遊牧民族入主中原,甚至是在中原建立統一政權,卻是此時的漢人們從來都沒有想過的事。

不是不敢想,而是沒人覺得有這個可能。

——華夏貴胄,怎會披髮左衽,委身於蠻夷?!

便是舉國之力都打不過,也大可往內陸、往東南方向遷都嘛!

但與‘不可能對政權、文明造成威脅’的外部威脅所不同:內部諸侯藩王割據勢力,卻是實打實能威脅到政權本身的。

春秋戰國數百年,列強紛爭不休,圖的是什麼?

秦末戰火紛飛,楚漢爭霸,讓大半個神州故土都被戰火所荼毒,又是為了什麼?

答案顯而易見:為了統一,為了天下——為了那塊和氏璧雕琢而成的傳國玉璽上,所書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大字。

春秋戰國如此,秦末漢初如此,漢室鼎立之後,也同樣如此。

無論是開國初期的異姓諸侯,還是取代異姓諸侯,並沿存至今的諸侯藩王,都是能對中央政權,甚至是直接對皇權產生威脅的。

與之相比,只會侵擾一下邊牆、打打草谷的遊牧民族,自然也就是‘髮膚之疾’了……

“既然丞相也認為,宗親藩王尾大不掉,才是我漢家的肺腑之患,便也應該明白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的道理。”

見申屠嘉點下頭,表明自己也認同晁錯生前的這句話,天子啟微一頷首,將話題正式引入正軌。

“太祖高皇帝開國之時,我漢家的關東,遍地異姓諸侯。”

“為了消除這些隱患,太祖高皇帝每每御駕親征,畢生都奔波於關東,不是在平定異姓諸侯的叛亂,便是在前去平定叛亂的路上。”

“從漢元年,一直到漢十二年駕崩,太祖高皇帝在長安——在皇宮待著的時間,加在一起恐怕都不到一年。”

“——直到駕崩當年春天,太祖高皇帝才為我漢家,剷除了最後一位異姓諸侯:九江王黥布;”

“卻也在平亂過程中身中流矢,於當年夏天便宮車晏駕,駕崩於長樂。”

···

“即便是負傷回到長安,傷重到已經不能視政的地步,太祖高皇帝也還是撐著最後一口氣,與功侯百官斬白馬而誓盟:非劉氏,不得王!”

“從做漢王的那一天開始,太祖高皇帝窮盡餘生,才總算是為我漢家,消弭了‘異姓諸侯’這一肺腑之患。”

“也為我漢家,留下了一句‘非劉氏、不得王,不如約,天下共擊之’的祖訓。”

“——在朕看來,這句祖訓的價值,是超過百萬精兵的。”

“丞相,以為然否?”

聽天子啟說起這段往事,申屠嘉的思緒,也不受控制的飄到當年,那段崢嶸歲月之中。

面呈追憶之色,申屠嘉的語調中,也難得帶上了些許由衷的平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