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很多沒有熬夜習慣的人剛起床開啟手機,就看到了最新的賽季榜上,楚辭的最新歌曲《廬州月》高居榜首!
再一看……
三位來自三大的一線歌手,同樣是古風型別的新作,很憋屈的排在了第二第三和第四。
怪事年年有。
今年特別多。
最近的秦洲娛樂圈,是不是很流行“小魚吃大魚”?
不說《我是歌手》那邊有幾個過氣歌手上個節目就莫名其妙翻紅了,單單說賽季榜這邊就有夠離譜的。
楚辭不是新人嗎?
怎麼上來就把幾個來自三大的一線歌手給揍成這逼樣了?
是!
你楚辭的歌可能更好!
可問題是歌手的人氣差距怎麼也沒有從賽季榜上體現出來啊?
想想十二月那波,雖然楚辭的《斷橋殘雪》最終拿了賽季榜第一,可至少前期並不猛吧?
咱們就按行業規律來看啊。
楚辭作為新人,新歌就算比人家更好,因為名氣的原因,前期下載量也肯定弱一些,得慢慢靠質量和口碑去反殺,畢竟人家粉絲多……
然而這次卻沒有這個過程!
楚辭直接登頂,根本不需要追趕誰去!
好在大家很快就分析出了原因,其實答案非常簡單,那就是三位一線歌手進入了楚辭的絕對領域。
古風啊!
楚辭在古風圈什麼影響力?
三位一線歌手再有人氣也不妨礙古風圈的歌迷更喜歡楚辭啊!
況且……
越是同型別的歌曲,對比就越是直觀。
賽季榜上的幾首古風歌一聽,絕大多數人都會更喜歡《廬州月》。
跟風當然沒問題。
可跟風遇到了正主那就壞了。
畢竟這股風就是楚辭和白帝倆人吹起來的啊。
“引以為戒啊。”
“這次其實也是燈下黑了,三個一線歌手明明有各自擅長的東西,非要跟楚辭去比古風,這一對比差距就太明顯了啊。”
“這波實在是有點想笑。”
“我們常說要把對手拉到跟我們一樣的層次,然後再用我們豐富的經驗去擊敗對方。”
“楚辭呢?”
“什麼也沒有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