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錦衣月明> 第二百一十四章 絕影島(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一十四章 絕影島(一) (1 / 2)

倭國人撤出王京後,李如松對王京以南一百公里範圍內的防務做了妥善的佈置,以確保王京城的安全。一切安排妥當後,李如松率隊撤往遼東休整。

送走指揮使駱石印後,被駱石印委任為錦衣衛參知朝鮮事的石朗立刻著手整頓軍務,將分散在王京城內的七十幾名錦衣衛重新召回錦衣衛駐朝鮮指揮衙門——明德館。

經歷戰火洗禮後的明德館滿目瘡痍,諾大的院落內,枯草齊腰,垃圾遍地。

石朗、葉如柳、施天濟、和巴烏率領數十名趕來的錦衣衛整整忙活了三天,才算把明德館基本恢復到原來的模樣。

為方便開展工作,石朗火速從駐朝鮮的錦衣衛中提拔了兩位總旗統領和五位小旗統領,明確了他們各自的職責許可權。

經過半個月的忙碌,錦衣衛駐朝鮮指揮衙門的工作總算是步入正軌。

一切安排妥當後,石朗率領施天濟和巴烏還有葉茹柳立刻動身趕往朝鮮南部的全羅道。

石朗謹記指揮使臨行前對他的囑咐,小分隊下一步的主要任務,就是密切監視駐紮在朝鮮南部釜山附近倭軍的一舉一動。

石朗計劃率隊趕往全羅南道,同華先祖和杜衡他們會和,以便全力完成監視倭軍的任務。

巨彌半島羽化山青雲觀。午後。剛剛下過一場小雨。

入朝錦衣衛小分隊成員之一華先祖正坐在院子內的那顆古槐下,靜心凝神,專心彈奏一種傳統朝鮮民族樂器。這件樂器是道觀內的老道士送與華先祖的。至於這種樂器的名字,由於太過拗口,華先祖已經忘記了。

華先祖、杜衡、千里眼、順風耳四人自從來到這位於釜山海峽西南端的巨彌半島後,華先祖就在這青雲觀內安頓下來。

杜衡和千里眼、順風耳還有朝鮮水軍將領李戴率隊拿下離巨彌半島最南端兩海里外黑竹島後,不斷有關於倭軍水師往來的情報從黑竹島上傳到青雲觀內。

得到情報後,華先祖就會施展其神行奇功,以最快的速度將情報送到朝鮮水軍李舜臣處。可以說,李舜臣屢屢重創倭國水軍,是與華先祖及時送來的情報分不開的。

明倭王京議和談判達成停戰下以後,倭國水軍的海上活動頓時少了許多。黑竹島上也就鮮有情報送過來。華先祖自然也就因此清閒了許多。

青雲觀的老道士是在華先祖入住青雲觀數月後去世的。

在和老道士朝夕相處的半年內,華先祖逐漸掌握了朝鮮語言。老道士和華先祖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去世前,老道士將自己唯一件值錢的東西——一把古琴送給華先祖。

老道士去世後,小道士垂風成了青雲觀新任主持。垂風雖然平日裡言語不多,但卻精通韻律。

華先祖在閒暇時分,便在垂風的幫助下習練彈琴。慢慢地,華先祖逐漸能夠用那把古琴彈奏一些簡單的曲子,藉以排解身處孤山野寺之中的孤獨與無聊。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這是一個天氣晴朗的午後,華先祖坐在石凳上,懷抱古琴,合著古琴的韻律,盡情地吟唱著唐代詩人王維的那首《山居秋暝》。他那低沉的嗓音中,透著一股對空寂山野的無奈與留戀。

小道士垂風手捧一杯清茶,靜靜地坐在華先祖對面的石凳上,聚精會神地聆聽華先祖的吟唱。

“好。華統領傾心一曲《山居秋暝》,真有些讓人留戀此處的山中美景呀。不過,此時是初夏季節,可不是什麼‘天氣晚來秋’呀。”隨著幾句叫好聲,石朗從道觀外推門而入,他的身後,跟著葉茹柳、施天濟、巴烏和神猴跳跳。

小分隊成員上次在李舜臣水軍大營內相聚時,石朗知道了華先祖所在的具體位置。所以,他率隊到達羽化山後,沒費多大力氣便找到了青雲觀這座羽化山中唯一的道觀。

“哎喲喲,原來是石朗老弟……還有葉姑娘、老施、巴烏、跳跳!您們這真是從天而降呀。”見石朗等人從門外走入,華先祖臉上頓時現出驚喜,“來來來,快快請坐。”華先祖站起身,將手中的古琴交給同樣站起身來的垂風。

“華統領,別來無恙。”葉茹柳向華先祖問候。

“華兄,俺向您問好。”施天濟向華先祖拱拱手。

“華統領,一向可好?”巴烏同樣對華先祖拱手施禮。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