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倭議和約定的倭軍撤退期限來臨。
王京城內,一片忙碌嘈雜的場景。
倭軍為防止城內百姓趁機搗亂,將遍佈城內各處的軍營縱火焚燒。
大火濃煙之下,城內百姓不敢擅自出門,紛紛躲在家中。
倭軍有次序地相繼越過早已在漢江上搭好的浮橋,向東南撤去。
加藤清正率領自己的部隊負責斷後。在所有倭軍安全度過漢江後,他命令手下將漢江上的所有橋樑全部拆掉,以防止敵兵過江追擊。
沈惟敬、謝用梓、徐一貫和兩位朝鮮王子在敵兵的嚴密看護下,隨倭軍一起南撤。
得到倭軍已經全部撤離王京的訊息後,李如松下令全軍向王京進發。
幾天後,明軍進入王京城。
此時的王京城一片狼藉。朝鮮的宗廟、館司、宮闕等建築早已被倭國人毀損殆盡。到處是廢墟、垃圾和倭國人丟棄的破爛衣物。
李如松下令:士兵按建制分駐城內各處,把守好四個方向的城門,維持好城內秩序。與此同時,李如松還派出斥候,渡過漢江,秘密偵查倭軍撤退的速度和到達的地點。
在確定倭軍已經到達釜山後,李如松派出一支五千人的部隊渡過漢江,佔領王京城南部的鳥嶺,扼住了鳥嶺這一王京城南部的天險,以確保王京的安全。
局勢穩定之後,朝鮮國王李在文武百官的護擁下,回到闊別已久的都城王京。
回到王京後,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率領百官祭告宣陵、靖陵。
祭告儀式完成後,李才進住到王宮內。站在王宮前高大的石臺上,望著眼前去而復歸的宮闕,李感慨萬千。
半個月後,重新恢復管理秩序的朝鮮朝廷舉行隆重的儀式,慶祝王京城的迴歸。
早已得到訊息的大明派出以東廠督主張欽韋為首的使節團,前往王京祝賀。
慶祝宴會結束後,張欽韋下榻小公主宅。
當晚,正當張欽韋坐在房間內把玩朝鮮國王送與他的紅寶石時,門衛來報:駐朝錦衣衛參知朝鮮事方柄求見。
“錦衣衛?方柄?他來見我幹什麼?”聽到門衛稟報,張欽韋一時猜不透來訪者意圖,他猶豫再三,還是對門衛說道:“讓他進來吧。”
“錦衣衛參知朝鮮事方柄叩見督主大人!”方柄進得門來,一見到張欽韋,跪地叩拜。
“深夜來訪,不知有何貴幹呀?”張欽韋站在屋內,背對著跪在地上的方柄,冷淡地問道。
“下官得知督主大人駕臨王京,特地前來拜見!”
“起來說話吧。”
“謝督主大人!”方柄站起身,躬身立在原地。
“說吧。”
“下官得知督主大人來至王京後,早就想來拜訪。只是白天人多眼雜,多有不便。所以,冒昧於晚間前來打擾督主大人,下官深感不安。此次前來,下官帶來一點薄禮,望督主大人笑納。”
“你看你,來就來吧,還帶什麼禮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