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沈惟敬以外,對談判結果頗為滿意的還有小西行長。
平壤一役,小西行長近兩萬人的部隊幾乎全軍覆沒。透過平壤戰役,他深刻感受到明軍火力之強大,戰力之強勁。
其實,要不是為了來朝鮮尋找自己的女兒柳瀅瀅,小西行長是不願意踏上這充滿血腥之氣的侵朝之路的。
現如今,女兒已經見到。已經長大成人的女兒也已經有了自己的意中人,將來的歸宿值得期待。
小西行長期盼著這場戰爭能夠早一點結束,為自己,為女兒。
和談一結束,小西行長便回到住處,叫上自己的家臣內藤如安(又名小西飛)來到住處附近的一處倭國人開的小酒館暢飲慶祝。
兩人來到二樓的一間雅座內,點了幾個倭國小菜,要了一壺清酒,對飲起來。
“家主,此番議和成功,我們終於可以緩一口氣啦。”內藤如安端起酒杯,敬了小西行長一杯。
“是啊。自從平壤戰敗,我就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小西行長夾一口菜,慢悠悠地說道。
“家主也別太過自責。平壤之戰,要不是明**隊仗著強大的火器,我看未必能夠贏得了我們。”
“小西飛,其實戰爭有的時候並不是全靠武器來取勝。兵力對比、士氣、信心、戰前精心的準備等因素,都會影響到勝負輸贏。
“平壤之戰,明軍不但人數上佔有優勢,而且兵士計程車氣、信心都在我軍之上。更為重要的是,大明間諜事先潛入平壤,獲取了我軍兵力人數這一重要情報。否則的話,明軍是不敢貿然圍困平壤城的。”
“是啊,明人有時是很狡猾的。”
“好在這次撤兵後,我們至少能夠獲得一段較長時間的休息整頓。即便後續的談判不成功,得到恢復的我軍將士,也會以更為強大的戰鬥力來應對明軍。”
“家主難道不想重新招兵買馬,重整軍力,東山再起?”
“說實在的,我這一把子年紀,對打仗有些厭倦了。我現在就盼著這場戰爭能夠早一點結束。
“這次我極力主張同明軍議和,雖說是得到了三位軍奉行的支援與贊同,卻也因此得罪了像加藤清正這樣的一大批少壯派主戰將士。
“加藤清正還差一點將大明議和使節半途殺掉。要不是我及時發現了他的意圖並及時趕到制止,說不定那些明使早就被殺掉了。”
“真要那樣,恐怕明軍此時已經兵臨城下了。”
“那是肯定的。現如今,明軍士氣正盛。截殺明使,這不正給了他們攻城的藉口嗎。這不是我想看到的局面。”
“要是後續的議和談判成功了,我們是不是就可以回國了?”
“小西飛。我看你根本沒有一點頭腦。以太閣的意思,這次議和要想最後成功,大明必須同意我們的四項條件才行。
“一旦他們同意了,我們不但開啟了同大明通商的大門,而且同大明聯姻,這是何等的榮耀呀。
“至於朝鮮南方四道,反正我們撤退後依然掌控者朝鮮南部地區,和談成功與否,
我們都不會拱手相讓。”
“那一旦議和成功,明軍要求我們退回國內。該怎麼辦?”
“嘿嘿。我告訴你,其實,太閣根本就不想真心同大明談判。以太閣大人的雄才偉略,你不覺著吞下一個小小的朝鮮並不能滿足他的胃口嗎?”小西行長喝得有些多了,他竟然將涉及國家機密的事情說了出來。
“哦。我有些明白了。”
“你明白?你明白個屁呀。來,再陪我喝一杯。”
“好了,家主。不可再喝啦。我扶你回去休息吧?”
“不行……繼續……喝……我今天……高興……”
小西行長坐在椅子上,身體開始左搖右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