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是王京以北幾座山體中海拔最低的一座。龍山山腳處距離王京城北門約有十五公里的路程。
龍山素以“一谷綠成蔭,孤峰傲江水”聞名。
所謂“一谷”,指的是龍山中那唯一的一條山谷幽魂谷,此谷沿著龍山走勢,呈現出東北高西南底的走勢,谷地蜿蜒伸展,其間綠樹成蔭、草木蔥蘢、幽深淒冷。
所謂“孤峰”,當然就是指聳立在龍山最東端的中道峰。之所以說它“傲江水”,是因為中道峰巍然屹立在漢江西岸,在中道峰的底部,湍急的漢江在此由西向南急轉而下,沿著王京城東面的漢江水道奔騰入海。
駱石印率領小分隊隊員們經過三天的連續跋涉,終於在第三天的中午到達龍山幽魂谷西邊的入口處。
火燒龍山糧倉的確是一著妙棋,這樣可以斷掉王京城內十幾萬倭軍的糧食補給。
沒有了充足的食糧,十幾萬倭軍的作戰力必會大打折扣,這就會為大明軍隊隨後的行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不管大明朝廷下一步的打算是戰是和,燒掉龍山糧倉,斷掉倭軍補給,都會是具有非凡意義的行動。
其實,類似的戰例古人早已實踐過,不足為奇。只是令駱石印沒想到的是,古人那些曾經改變歷史程序的類似戰例,竟然將在今天的朝鮮戰場上重演,而自己和幾名屬下眼下對龍山糧倉的偵查行動,則有可能是此處絕妙大戲的開場。
臨行前,李如松和駱石印商定,先由駱石印率領小分隊對龍山糧倉進行一次徹底的偵查,弄清龍山糧倉的具體位置、四周環境及倭軍的守備等情況後,再做進一步的打算。
此次行動除小分隊的六名成員外,還有休能方丈及其帶來的兩名得力弟子。
在從北橢山明軍大營趕往龍山的路上,駱石印聽休能方丈講述了龍山幽靈谷的奇特之處。
這幽靈谷原叫亡靈谷,由於其幽深靜謐的獨特環境,朝鮮高麗王朝時期,一度將它用作埋葬戰亡將士的墓地。
一開始,它只是用來埋葬那些戰功卓著的死亡將士。後來,隨著戰事的日趨慘烈,越來越多的死亡將士被埋葬其中,使得整個幽靈谷佈滿大大小小的各色墳墓。
由於其由內向外地勢逐漸走底,每逢雨季,彙集的山雨常常從谷內順勢而下,將有些墳墓沖刷開來,致使粼粼白骨遍佈谷內。
每當夜晚來臨,常有磷磷鬼火閃爍其中,再加上谷口處呼嘯的寒風發出的淒厲嘯聲,給人一種陰森恐怖的感覺,似有幽靈現身其中。不知從何時起,亡靈谷的名字就被幽靈谷所取代。
後來,官府組織人力在幽靈谷中大量種植樹木,將散落在谷內各處的屍骨統一整理埋葬,並請來一群巫師術士,高築香壇,燃燈焚香,作法驅邪伏魔。
隨著谷內林木花草的日趨繁盛,谷內的地表土層漸漸被穩固住,不再有白骨被雨水衝出,谷內的鬼火也就不再出現。
人們對幽靈谷的恐懼,也就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慢慢淡化。附近村落的個別獵戶還主動搬到谷內居住,以享受其中清幽的環境。
駱石印對幽靈谷的歷史演化並不感興趣,他所關注的或者說他之所以決定取道幽靈谷,趕往位於龍山東側中道峰上的龍山糧倉,是由於他從休能方丈口中得知,從幽靈谷順勢而上,就可直接到達中道峰北側的一處山坡,這處山坡是離中道峰最近的一處高地,其海拔略低於中道峰,坡頂林木茂密,即可近距離觀察中道峰上的一草一木,又便於隱藏身形。
時近中午,和煦的陽光照在幽靈谷入口處北側山體頂端那幾處凸起的怪石上。
“幽靈谷?名字怪嚇人的。”施天濟邊隨著大家向谷內走,邊自言自語。
“老施,想不到你老人家也怕鬼魂怨靈之類的東西。”謝元看來又要和施天濟嘮叨嘮叨。
“咋的,你不怕?要不今晚你一個人在這幽靈谷內待上一晚上試試?看不把你的屎尿嚇出來。”施天濟沒好氣地說道。
“其實,這鬼魂的傳說也沒什麼大驚小怪的。按照一般的靈魂觀念,人死後是要入土為安的,因為這樣才能順利進入下一個輪迴,轉生投胎。
“那些沒能入土為安的亡靈,就難以順利往生,找不到投胎的機會,就會變成四處漂泊的孤魂野鬼,甚至成為含冤茹恨的怨鬼。”謝元沒有接施天濟的話茬,而是獨自賣弄起自己淵博的知識來。
“還別說,謝元老弟就是知識淵博,什麼東西都能說的一套一套的。”葉茹柳對謝元讚歎道。
“他呀,也不過比人家老施多喝了幾年墨水而已。要是老施也能有機會多讀讀書,說不定也不次於那誰誰誰。你說是不是?老施。”石朗說道。
“不行,不行,別看俺老是和水蛇腰打嘴仗,要真論喝墨水,俺還真不是這小子的對手,這一點俺還是有自知自明的。”施天濟並沒有順著石朗的話說下去,反而謙虛起來。
“看來老施並不是無藥可救,人家對自己吃幾碗乾飯,還是心裡有數的。”謝元說道。
“你這個水蛇腰,俺尊敬你有知識,可你小子剛才的話,俺怎麼聽著不大對味兒呢?”施天濟開始發作。
“老施,可別想多了。我那是在誇你呢。”謝元趕緊說道。
“誇俺?俺怎麼聽著像是在損俺呢。那你說說看,俺到底能吃幾碗乾飯?”施天濟依然不依不饒。盜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