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後,駱石印、駱尚志和休能方丈率領的這隻追繳小西行長的隊伍回到平壤。跟他們一同回來的,還有黃龍兄弟和崔彪率領的各自山寨的人馬。
經此三合洞一戰,黃龍兄弟和崔彪親眼目睹了大明軍隊強大的戰鬥力,對整個抗倭形勢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所以他們臨時決定棄暗投明,投奔朝廷,加入到保家衛國的行動中來。
柳瀅瀅如願以償地跟隨謝元返回平壤。
當然,金英子也跟隨隊伍來到平壤城中安頓下來。
後來,在表哥李如珠的推薦下,金英子參加了政府舉辦的女醫官選拔並被選中,在惠民署學習一段時間後,成為了一名女醫官。
回到平壤的第二天,謝元陪柳瀅瀅去了一趟風月樓。
望著眼前的斷瓦殘垣,柳瀅瀅禁不住愴然淚下。
風月樓雖然不是一個令人留戀的地方,但自己畢竟在此生活了多年。
天地之大,風月樓是自己十幾年來唯一的棲身之處。強顏歡笑也罷,黯然神傷也罷,這裡的一切也會帶給自己些許溫馨的回憶與留戀。
特別是在這裡,自己和心上人謝元曾經度過一段短暫的美好時光。
一切彷彿就在昨天,琴絃錚錚寄思念;一切又恍如隔世,前塵往事如雲煙。
“好了,瀅瀅。咱們回去吧。忘了這個地方吧。從今往後,我們要開始一種新的生活,一種給你帶來幸福安全的生活。”謝元單手摟著柳瀅瀅因哭泣而抽動的酥肩,安慰道。
“這裡是我生活了十幾年的地方,沒想到竟成了一片廢墟。我是來同它,同我的過去道別的。”柳瀅瀅止住哭泣,意味深長地說道。
“對,同過去告別,迎接我們倆美好幸福的新生活!”謝元說到激動處,一把將柳瀅瀅攔腰抱起,高興地抱著柳瀅瀅原地一連轉了幾圈。
“咯咯咯……”
一片狼藉的街面上,傳出柳瀅瀅銀鈴般的歡笑聲。這笑聲是發自肺腑的笑,是一位歷經苦難後迎來新生的少女,憧憬美好生活的真實心境的完美體現。
石朗、葉茹柳和謝元、柳瀅瀅四人在一塊舉行了一個簡單的聚會,然後,四人打聽到鄭再夫婦被埋葬的地方,將精心準備的水果和一瓶朝鮮清酒,帶到鄭再夫婦的墳墓前,來祭奠這一對在幾個月前,小分隊進入平壤城偵查時,提供無私幫助併為此獻出生命的朝鮮夫妻。
“大哥,大嫂,我和謝元、茹柳還有柳瀅瀅來看您們來了。如今,倭賊已被趕跑,平壤城已經重新回到朝鮮人民手中,您們在九泉之下可以安息了。”石朗眼望鄭再夫婦的墓碑,和謝元、葉茹柳、柳瀅瀅一起,鞠躬致意。
安在姬在離開數月後重又回到自己的宅院中。幸運的是,她家的老宅並未在戰火中遭受太大損毀。他和崔彪簡單整修後,便搬了進去。
只是諾達一處宅院,安在姬和崔彪兩人住起來顯得有些空蕩,而且崔彪歸順朝廷後,和他的兄弟們一起被編入虎衛營,平時很少在家裡居住。
感到孤單寂寞的安在姬便邀請柳瀅瀅到她的家中居住。
正好柳瀅瀅暫時沒有找到理想的安身之處,便答應下來。
安在姬和柳瀅瀅在從三合洞回平壤的路上就已經相互熟悉,再加上兩人都曾長期居住平壤,搬過來後,兩人很快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明軍入朝後,初戰告捷,順利收復平壤。朝鮮國王李昖立刻迫不及待地從義州搬到了平壤,然後,大宴三日,犒賞攻城明軍將士。
李昖對李如松及駱石印等人那是千恩萬謝。
就在犒賞宴會舉行的第二天,早已得到喜訊的大明朝廷派遣的欽差也到了平壤。這位欽差大人不是別人,正是駱石印的老對頭東廠提督張欽韋。
李如松跟駱石印一樣,對這位不陰不陽的張公公一向心存反感。但人在官場,凡事總不能意氣用事。再說,身為皇帝寵臣的這位張公公,那是出了名的睚眥必報、心狠手毒的主,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招來他的打擊報復。
寧欺君子,不得罪小人。
既然這位張公公是作為皇帝的欽差大駕光臨,李如松和駱石印當然不敢怠慢,兩人在朝鮮國王李昖的陪同下,在城門處迎接恭候。
在一群東廠番子們的族擁下,張欽韋來至城門口。他見李如松、駱石印等人均在城門處迎接自己,臉上頓時掠過一絲得意的奸笑。在一位頭戴圓帽,腳蹬皂靴,身穿穿褐衫的東廠司房的攙扶下,張欽韋從馬上下到地面上,他用眼睛的餘光掃一眼眼前的李如松、駱石印,然後,取出聖旨,用他那標誌性的陰陽怪氣的聲音喊道:“徵倭提督李如松、錦衣衛指揮使駱石印接旨!”
站在人群中的石朗和葉茹柳,一眼就認出那位攙扶張欽韋下馬的胖司房,就是那位曾經在杭州府監獄裡看守過葉茹柳,並將石朗告發入獄胖獄卒。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