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橋南側地帶,山地上的那條蜿蜒小路是小西行長部隊南撤的唯一通道。因此,倭國人一旦遇到阻擊,肯定會全力攻擊。畢竟這條小道是他們南撤的生命之道。此地的戰鬥肯定要激烈得多。所以,駱石印和駱尚志及休能方丈三人經過協商,決定由駱尚志率領一千五百名明軍士兵,負責把守石橋南側的山坡。石橋的北側,由駱石印和休能方丈率領剩餘的人員負責把守。
兵力分配完畢,兩隊人馬分別開始佈置準備。
駱尚志命令一千五百名士兵全部登上石橋南側的山坡,利用山坡上的亂石和蒿草做隱蔽,秘密埋伏在那條登山小路的正面,只等小西行長的部隊前來受死。
石橋的北面,在距離兩條河流交界處五十米的西北方,坐落著一座高大的山峰。駱石印和休能方丈將各自的手下還有近五百名明軍士兵埋伏在山峰南側濃密的柏樹林中。一旦小西行長的部隊久攻石橋南側的明軍不下,重新返回石橋北側逃跑的話,這至埋伏在柏樹林中的部隊,將會給予他們以迎頭痛擊。
一切佈置妥當後,駱石印命令將士們做好隱蔽,不許隨便講話。一旦小西行長的部隊到來,先放他們過河,然後視橋南的戰局發展情況隨機應變。
利用這一隱蔽待命的機會,大家得以補充些隨身攜帶的食物,然後,靠在樹上休息一下。
巴烏沒有和小分隊其他隊員在一起,他被駱石印派到山峰東面的一處制高點負責警戒,從這處制高點上,可將山下的情況一覽無餘。只要小西行長的部隊出現在山峰北面的那條狹窄的山路上,巴烏就會立刻發現他們。
和巴烏同行的還有他的弟弟跳跳。跳跳沒有像巴烏那樣躲在岩石後面,而是攀上岩石一側的一顆高大的柏樹,蹲在樹杈中,用它那靈敏的耳朵和眼睛向遠處警戒眺望。
休能方丈簡單地吃了點隨身攜帶的齋飯,然後,盤腿坐到林中的一塊岩石上,打坐靜修。這是他多年形成的休息方法。當然,靜坐的休能方丈心中,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始終放不下,那就是:自己的三個弟子能否順利趕到獨龍峰,請到黃氏兄弟前來助陣幫忙。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黃氏兄弟能否及時趕來相助,極有可能會影響到整個戰局的走向。
經過一天的難心等待,第二天午後,小西行長派出的幾十名斥候出現在三合洞北邊的那條狹窄的山路上。只見他們鬼鬼祟祟地邊走邊四處張望,在確認安全後,才快速前行一段距離,在走過的路面上留下記號。
很顯然,小西行長的大部隊應該就在後面不遠的地方跟隨。
巴烏見這隻幾十人的倭軍斥候已經完全進入視野,便命令跳跳前去報信。
跳跳從樹上靈巧地下到樹下,蹦蹦跳跳地來到駱石印所在的地方彙報敵情。
駱士印從跳跳的動作中明白了敵人的到來,趕緊示意大家做好準備。
彙報完敵情,跳跳復又回到巴烏身邊,繼續觀察山下的動靜。
大約一刻鐘後,小西行長的大部隊終於出現在大家的視野中。只見狹窄的山路上,一條長長的倭國隊伍由北向南走來。從他們整齊的佇列和臉上堅毅的表情來看,完全看不出這是一支剛剛戰敗逃命的疲憊之師。
小西行長身穿藍色陣羽織,在數十名貼身家臣的護擁下,走在隊伍的前列。
伏在樹林中的謝元一眼就發現了走在小西行長身邊的柳瀅瀅,他頓時瞪大了眼睛,密切關注著漸漸走近的自己的心愛之人。
和數月前相比,柳瀅瀅明顯消瘦了許多,往日那雙會說話的大眼睛裡,此時充滿幽怨與無奈。
“將軍,前面就是龍川江。發現一座小石橋。對面是陡峭的山坡。山坡上有一條可供通行的蜿蜒小路。我軍是否過江?”小西行長此時已經到達小分隊埋伏的山峰下面,可以清楚地聽到倭軍斥候向他回報的聲音。
小西行長沒有回答斥候的請示,他向前走出幾步,來到一處高地,手搭涼棚向南面的龍川江面及江對岸陡峭的山坡觀望。
“命令部隊在江北空地稍加休息。一刻鐘後,過江繼續前行。”觀察了一會兒四周的地形,小西行長對一位跟過來的屬下命令道。
“原地休息,一刻鐘後出發!”那位屬下立刻高聲命令道。
“瀅瀅,來,坐到這邊來。你已經一天沒有吃東西了。坐下來,多少吃點。別餓壞了身子。”小西行長拉著柳瀅瀅坐到一塊青石上,關切地說道。
“我不餓!”柳瀅瀅雖然坐了下來,但卻將頭扭向背對小西行長的方向,臉上帶有明顯的不悅。
“瀅瀅,我知道你不願跟我走。可這兵荒馬亂的,我怎放心將你一個人扔下呢?只要你跟我撤回王京,我再找機會將你送回我們的國家。爹保證讓你過上幸福的生活。何必在這裡強顏賣唱呢?”小西行長說道。無憂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