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錦衣月明> 第九十八章 誤陷黃龍洞(四)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八章 誤陷黃龍洞(四) (1 / 2)

前面是一處“之”字形斜向上方的石階路。沿石級而上約十幾分鍾,就來到“之”字形石階的第一道拐彎處。

拐過彎口,小分隊成員們眼前呈現出一條較走過的石階寬得多的石階。石階兩側是兩排巍然站立的石雕,種類有武士、仙人、童子、瑞獸等。

大家繼續拾級而上,登上一處漢白玉石砌就的平臺。平臺的盡端是一道巨大的石門,石門上面鑲嵌著兩幅雄獅造型的鎏金銅鋪首。石門的兩側各蹲踞著一尊雄壯的漢白玉石獅子。

“看來這就是墓門了。”謝元藉著施天濟手中的火把閃出的光亮,望著眼前的石門說道。

“這麼大的墓門,好傢伙,那裡面的墓室得有多大呀!”施天濟驚訝地感慨道。

“大家快看,這山石上面還有雕刻的圖案呢!”葉茹柳指著石門兩側類似牆狀的山體說道。

施天濟趕緊舉著火把湊近這些圖案。其他人也湊過去,上眼觀瞧。果然,在石門兩側的石壁上,雕刻著大量精美的各色圖案。從圖案的內容來看,很像是反應死者生前生活內容的畫面。

“李參將,有沒有聽說附近埋葬有什麼妃嬪之類的貴人呀?”謝元仔細檢視一遍壁上雕刻壁畫,覺著它們反應的像是後宮的生活內容,便問李如珠。

“嬪妃……對了,好像有,記得我小的時候聽我三奶奶講過,好像有一個古代的嬪妃是被葬在這附近的。至於是不是真的,誰也不知道。”李如珠思索了一會兒說道。

“看來真是她。”謝元激動地一拍大腿。

“是誰呀?你看你這一驚一乍的。快跟俺們說說,這裡面埋得是誰。有沒有寶貝?”施天濟說道。

“從整個墓葬的建築特點來看,這應當是李氏朝鮮中宗時期的墓葬。而裡面埋葬的極有可能是因‘灼鼠之變’而含冤受死的敬嬪樸氏。”謝元分析道。

“什麼是‘灼鼠之變’呀?”葉茹柳好奇地問道。

“‘灼鼠之變’是一場發生在李氏朝鮮中宗時期的政變。當時,敬嬪樸氏及她的兒子中宗的庶長子福城君,被指利用火灼烤過的老鼠,切掉四肢及嘴,將其弄成豬的形狀,在世子生日當天掛在東宮殿後花園的樹上,意圖用巫術詛咒世子。

“詳細來講,據說中宗時期,在文定王后的庇護下,天胤世子被確立為王儲。世子聰明伶俐,引起一些人嫉恨。天胤世子十二歲生日之際,一樁宮廷陰謀浮出水面。世子生日前後,宮內各處不斷出現異常狀況。各處殿閣的窗前、樑柱先後發現懸掛著灼燒過的死鼠。死鼠的形狀可怖,尖細的嘴巴被砍去,四肢也被削短,體毛則被火灼燒乾淨。

”在特定的時間,這些經過特別加工的死鼠有著特殊的含義。丁亥年為豬年,天胤世子屬豬。被砍去嘴巴與四肢的死鼠形狀似豬,灼燒則代表著惡意的詛咒。灼燒死鼠,其象徵含義極其險惡。

“事情非同小可,宮廷內外輿論譁然。滿朝文武義憤填膺地表示將不惜翻遍宮廷內外,定要將兇手繩之於法。於是,大規模的審問開始,王宮內頓時人心惶惶。

“對事實真相一無所知的宮女內侍們,在走投無路之際,只好言不由衷地捕風捉影。一些眾口鑠金的不實之辭,再度在宮廷引發一場風暴。調查的重點,漸漸轉移到敬嬪樸氏身上。

“在此之前,支援敬嬪樸氏的大臣樸元宗、南袞先後逝世,輝煌一時的敬嬪派日趨沒落。於是,不利於敬嬪的供詞層出不窮,進而一些聲稱目擊敬嬪詭異行跡的證人也相繼出現。敬嬪及其王子福城君最受中宗寵愛,因此詛咒世子的嫌疑最大。

“人們以這種邏輯得出了最終判決,罪人的帽子被扣在敬嬪頭上。事已至此,大臣們也不敢庇護敬嬪,個別人反而極盡落井下石之能事。中宗無法抗衡朝廷大臣們的壓力。敬嬪與福城君被逐出宮,之後被殺害於流放地。”謝元講起這類歷史知識來,總是口若懸河。

“那後來呢?”石朗被謝元所講勾起好奇心。

“據說後來中宗得知敬嬪是被冤枉而死後,悲痛欲絕、後悔不已。為了彌補自己對愛妃的愧疚,中宗將敬嬪予以厚葬。從這石壁上的圖案及文字來看,我們面前的古墓應當就是敬嬪樸氏的墓穴。”謝元說道。

“那裡面肯定有不少寶貝?”施天濟說道。

“那是自然。”謝元故意吊施天濟的胃口。

“那咱們……”施天濟剛想說話,被駱石印揮手製止, “好了,不要再說了。大家考慮一下,這古墓的進口應當在哪裡。”駱石印知道施天濟將要說什麼。小分隊此行的目的不是尋寶,更何況有李如珠在場的情況下,開口閉口地談論一名已故朝鮮王妃墓葬內的珍寶,有些有失體統。

“對對對,大人說得對,趕緊找到出口。俺現在已經餓得前心貼後心了。哪怕是有個狗洞,俺也會趕緊爬出去。”施天濟也意識到有些話守著李如珠不應說,趕緊改口嚷道。

“既然面前是墓門,那我們方才走過的“之”字形石階應當相當於一種特殊的墓道。那入口一定在我們走過的“之”字形石階的前面。”謝元分析道。

“哎,施大哥方才的話倒是提醒了我,那龍脊的下面不是一處深洞嗎?”葉茹柳說道。

“對,那龍脊下的深洞應當是一處地下河道,它說不定能夠引領我們走出去。”石朗說道。

“不錯,大家分析得有道理。看來這古墓的設計者真是別具匠心、巧奪天工呀,竟然將這古墓的入口設計在不易被發現的地下暗河內。”駱石印說道。

“是呀,我小的時候就知道這牙山地界多地下暗河。沒想到它成了我們逃生的通道。”李如珠說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