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問一句,到底有沒有人肯說出草溪卞氏的下落,如果再不說,我就砍下他的腦袋。”那名倭國軍官高舉手中武士刀,高聲威嚇。
站在一旁的那名漢奸趕緊將倭國軍官的話翻譯給場內的民眾聽。
那漢奸的話音剛落,人群一陣騷動。
可恨的倭國人,竟然連一個未成年的孩子也要殺!
大家群情激奮,情不自禁地緊握雙拳,準備一起向前衝,試圖同倭國兵拼命。
“巴格,想造反!”倭國軍官一見情勢不妙,叫罵一聲,衝手下用力一揮手。
在場的幾十名倭國兵立刻挺槍向前,一條條閃著寒光的倭國長槍,直刺刺地擋在眾人面前。
人群被迫停下前行的腳步。一雙雙憤怒的眼睛直視著面前的倭寇。
“我最後再問一遍,到底有沒有人交代!”倭國軍官手提軍刀,氣急敗壞地嚷道。
地上的孩子無力地哭喊著。
“巴格!”見人群中仍然無人應答,倭國軍官惱羞成怒,猛地舉起手中那把滴著鮮血的武士刀,準備砍向地上的孩子。
駱石印舉起右手,準備發出“射擊”的命令。
就在這時,他忽然發現,從大街北面的山坡上,快速駛來十幾匹戰馬,馬背上是十幾名身穿各色朝鮮族服裝的勇士,他們手中的刀、槍、劍、戟等各色兵器,在午後的陽光下反射出刺眼的光芒。
在這十幾名勇士中,其中一人手持丈八蛇矛槍,身穿一身黃色戰服。李如珠立刻認出此人正是剛進街時遇到的那位瘋癲老人,而且他也立刻想起此人不是別人,是自己的被人們稱為“醉金剛”的大伯父大虎。雖然時隔這麼多年不曾見面,但他手中那把寒光四射的丈八蛇矛,還是讓李如珠立刻將他認出。
這隊人馬風馳電掣一般馳到近前。為首一人於馬上彎弓搭箭,只聽“嗖”的一聲,一支利箭呼嘯而出,正中那名持刀的倭國軍官的咽喉。
中箭的倭國軍官應聲栽倒在地,與此同時,“噹啷”一聲,他手中的軍刀也隨身體的倒下而落在地上。
“是雙刀阿瑪尼,她老人家來救我們了!”人群中發出一陣歡呼。
駱石印、石朗等六人這才看清楚,方才射箭那人竟然是一名年近六旬的女長者。只見騎在馬上的她頭戴倒纓盔,身披黑色戰袍,外罩鎖子連環甲,腳蹬灰色獸面靴,肋下斜掛兩把柳葉彎刀,身後斜背弓箭筒。
見倭國軍軍官中箭倒地,那位女長者麻利地收起弓箭,抽出腰間的兩把彎刀,大吼一聲:“弟兄們,衝過去,殺倭賊,救鄉親!”
女長者揮刀率領身邊人馬殺向敵陣。
“是我三奶奶!”看到騎馬衝向敵陣的那位女長者,李如珠禁不住脫口說道。
“這就是李舜臣的母親?”駱石印聽到李如珠的驚呼,驚訝地問李如珠。
“對,就是她。我聽說,自從倭國人佔領牙山後,她就網羅一批好漢,組織了一支義軍,上山和倭國人打起遊擊。當地老百姓都親切地稱她‘雙刀阿瑪尼’。”李如珠面露興奮地說道。
“都說虎父無犬子,擁有一位驍勇善戰、深諳民族大義的母親的子女,又何嘗不是如此呢?”駱石印深有感慨,他內心深處禁不住對李舜臣的母親充滿敬意。
廣場上的倭國兵見有人來襲,倉皇持槍迎戰。
李舜臣的母親率先殺入敵陣,只見她面對來敵,左右開弓,手起刀落,將兩名衝到近前的敵兵砍翻在地。他身後的弟兄們也都紛紛手持兵器,殺了過去。
十幾人只用一個衝殺波次,便將十幾名敵兵撂倒在地。剩餘的倭國兵見大事不妙,紛紛扔掉手中的兵器,跪地求饒。
那名被倭國軍官奪去孩子的婦女趕緊跑過來,將在地上啼哭的孩子抱走。
“三嬸,可把你盼來了。你看鄉親們都盼著你來搭救他們呢。”那位漢奸滿臉堆笑,主動走過來為李舜臣的母親牽馬墜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