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魏書彥右手向前扶地支撐,左手推離地面,同時右腳蹬地,左、右腳依次離地,向後向上上擺起,一招“靈猴竄躍”,四肢協調連貫地繞著石朗爬行一圈。
這一招並不是魏書彥所練猴拳的起勢,他之所以這樣做,主要還是藉機試探觀察一下對手的反應,揣摩對方的漏洞,試圖以主動攻擊之勢給對方施加威嚇。
石朗站在那裡一動不動,在魏書彥圍著他轉圈時,他只是平心靜氣地調動身體潛在的功能,用強大的意念威懾住對方暗暗釋放出的潛在殺氣。
“原來是隻猴子。好,那我就陪你玩一玩。”石朗看出對方的拳法套路,他把掛在腰間的繡春刀解下來,用力扔給站在一邊助陣的施天濟。
魏書彥繞石朗轉一圈後,才開始亮開架式,只見他側身對著石朗,左腳上前一步,兩手屈肘,手心朝上經腰間向前伸出,右腳向左腳靠攏成並步;同時,兩手收回腰間,再經兩側向前平繞至腹前翻掌成對拳,頭向左轉,一雙鼠眼如猴眼般快速眨動地盯著石朗。
石朗身體下蹲,左腳前伸輕點地面,兩肩微抖,輕舒雙臂,兩掌一高一低相對張開,一招“白猿舒臂”,拉開架勢,等待對方的下一個招式。
魏書彥見石朗取守勢,二話不說,兩腳用力蹬地向上跳躍,團身騰空而起,在空中兩手變勾向上擺至頭頂,緊接著,兩腿屈膝提起,腳尖下垂,在身體即將越過石朗頭頂時,雙腳用力下蹬,擊向石朗的後腦。
石朗見對方腳勁迅疾,低頭閃身避過對方的一擊,同時,雙手向後舉起,一招“倒拽龍尾”,抓住魏書彥尚在空中的雙腳。
魏書彥雙腳被抓,並未驚慌,他藉著石朗下拉的力道,屈身低頭,張開雙臂,雙手五指併攏成勾,用力擊向石朗的左右太陽穴。
石朗只得鬆開握著對方腳腕的雙手,然後,雙手變拳向外橫擋,將對方的致命一擊化解。緊接著,雙拳快速回收至腰間,擰腕變掌,一招“雙推金鼎”,試圖將倒掛空中的魏書彥擊出。
魏書彥雖然此時身體還倒掛在空中,但他的一雙鼠眼早已看到石朗擊來的雙掌,他急忙伸出雙掌,用力拍開對方的掌力,化解掉對方的力道,同時,借對方之力,身體在空中後翻,著地時身體就地滾翻,跳出石朗掌力控制的範圍。
這魏書彥的這一套猴拳,在身型上要求縮脖、聳肩、含胸、圓背、束身、屈肘、垂腕、屈膝。手法上模仿猴子摘果、攀援等技能,有刁、採、抓、扣等手法。步法有腳尖步、小跳步、交叉步等。在實戰中,透過上肢的格擋、擊打、掐拿等動作直奔對方要害部位;同時,結合腿部的纏蹬、彈擊,構成上下結合、緊密連貫的攻擊動作。
石朗對付魏書彥所使用這套拳法,名叫通背十三靠。它是以猿背或猿臂取勢而得名。其動作要求力由背發,兩背靈通,將上身之力貫注於臂力之間,擊打動作則講究放長擊遠,掄臂成圓,高態快下,閃展穿插。整套拳法挾功用巧,交錯攻擊。聚則成形,散則成風,處處體現著勁力脆放之風格。透過摔、拍、穿、劈、攢、圈、攬、勾、劫、削、摩、撥、扇等掌法的運用,使身體的內氣、內勁隨身勢舒伸引導而外發,形成強大的勁道,往往會一擊致命。
跳出圈外的魏書彥重整身形,向石朗發起攻擊。
石朗近身應對。
就這樣,雙方你來我往,大戰四十多個回合,難分勝負。
“如果不能快速將對方制服,在這個有倭國人參與的場合,恐生變數。”石朗邊打邊想。
石朗仔細觀察對手的一招一式,試圖從其中找出破綻。很快,石朗發現,隨著打鬥的進行,魏書彥的額頭現出細密的汗珠,動作也開始變得不如開始時靈活。
“看來這傢伙剛才喝了不少酒。”石朗暗自揣摩。
的確,剛才在酒宴上,魏書彥急於表現自己,喝了足有近一斤的白酒。和石朗連續不間斷的纏鬥,耗費了他太多的體能,漸漸地,他感到有些力不從心。
“不能再這樣耗下去。”魏書彥漸漸覺得有些氣短,他決定使出自己的殺手鐧,妄圖一招斃敵。他見石朗右拳擊向自己的面部,便賣個破綻,身體向後退時,故意兩腳相絆,身體失去平衡,向後仰去。
石朗飛身撲過去,試圖在對方失去平衡的情況下,用手鎖住對方的咽喉。
可魏書彥將要使出的這一招名叫“陰陽腳”,兩腳看似踉踉蹌蹌,失去平衡,其實兩腳虛實轉化之中暗藏殺機。
就在石朗將要鎖住自己咽喉之時,魏書彥撩起右腳,奮力踢向石朗的襠部。這一招實屬一陰招,石朗一旦被踢中,肯定會疼痛難忍,喪失抵抗能力。
可石朗早已看出對方的陰謀,就在魏書彥的右腳將要踢至自己襠部時,石朗忽然兩腿用力,原地騰空而起,身形如雄鷹般撲向對方。
魏書彥根本來不及反應,石朗已躍至面前。只見空中的石朗右手變爪,一招“蒼鷹捕兔”,單手死死鎖住對方的脖子,然後,五指用力。
只聽“咔嚓”一聲,魏書彥被石朗扭斷喉結。
石朗鬆開手指。
魏書彥就像一隻死狗一樣癱在地上,掙扎幾下,氣絕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