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人有句俗話叫做‘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我們只需守株待兔,就不怕捉不到頭撞大樹的兔子。我們已經調查清楚,明德館就是大明錦衣衛在朝鮮的指揮機構所在地。現在的明德館已是一片廢墟。
“我相信,大明小分隊進入王京城後,肯定要同城內其他錦衣衛取得聯絡。要想同城內其他錦衣衛取得聯絡,大明小分隊極有可能先去明德館。我們只要派人盯住明德館,就能夠發現他們的行蹤。”
“會長高見。惠子明白了。”加藤美惠子就如醍醐灌頂,對杉谷一郎的欽佩之情溢於言表。
“好了,惠子。忙碌了一天,回去休息吧。”
“是。會長。惠子告辭。”加藤美惠子對杉谷一郎躬身施禮,然後退出門外。
由於身上穿著倭國武士的服裝,再加上王京並不像平壤那樣處於倭軍佔領區最前沿,城門的盤查力度並不很嚴。駱石印一行六人沒費多大力氣,就順利的從王京的東城門進入。
朝鮮不愧有“小中華”之稱,作為朝鮮的都城,王京城內坊肆街衢、亭臺樓閣無不具有大明建築風格的影子。
倭軍佔領王京已有幾個月的時間,這城內居民的生活已經恢復如常。大街上人來人往,各類商鋪坊肆內,人員進進出出,好不熱鬧。
此時已是戌時初,駱石印等六人找了一家名叫“同福居”的不太起眼的小客棧安頓下來。簡單吃過晚飯,大家便聚到駱石印所在的房間議事。
雖然順利進入王京,駱石印的內心卻疑慮重重。自從擺脫了倭軍石田山之圍,踏上奔赴開城的路途後,小分隊基本沒有遇到什麼麻煩。
可從開城到王京的這段路程上,駱石印忽然發現總有可疑人員對小分隊實時跟蹤監視,這些人員多半是商人打扮,他們跟在小分隊身後,始終跟小分隊保持一定的距離。而且每隔一定距離就會更換一批。
他們如果真是經商人員,在路上遇到同行的,同樣是一身商人打扮小分隊員,肯定會趕上來交談寒暄,一解旅途之苦。而他們卻沒有這麼做。
有一次,小分隊準備在一路邊客棧內住宿,剛登記完入住房間,駱石印看到一直跟隨的兩名商人模樣的人也向客棧內走來。等他們進入客棧,駱石印故意裝作同那兩人打個照面,並用朝語向他們打招呼:“朋友,住店呀?”
那兩人被這突然的問話弄了個措手不及,臉上明顯顯出慌亂的表情,他們沒有開口說話,只是衝駱石印非常勉強地笑一笑。
吃過晚飯後,駱石印又找個機會,從自己房間內下到一樓,問一下店小二方才那兩人訂房間的情況。店小二告訴駱石印,那兩位客官所訂的房間,正好在駱石印所住房間的隔壁。
駱石印聽了店小二的敘述,立刻斷定,這肯定是兩名倭國尾巴。
回到房間後,和駱石印在一個房間入住的石朗也發現了跟蹤小分隊的可疑人員,並向駱石印請示該如何處理。
駱石印輕鬆地對石朗說道: “倭奴跳梁,精於計算而無智。讓他們儘管跟著,必要的時候,除掉他們。”
小分隊行進到迎曙驛時,又出現了一個疑點重重的小姑娘,這小姑娘在遭受如此殘酷的蹂躪後,竟然以不可思議的速度迅速恢復常態,並且給小分隊出主意,這給駱石印的感覺是,她好像是在指引小分隊進城。
從王京的東城門進城時,守城倭軍也只是簡單同謝元交談幾句便放行進入。
這一切似乎有些太順利。
如果倭國人要消滅他的小分隊的話,在這路上的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動手,但倭國人卻一直沒有這樣做。
種種跡象表明,倭國人就是要故意放他們進入王京城。
駱石印忽然感覺到這王京城內,似乎有一張無形的大網正在張開,等待他和小分隊員的闖入。
多年的涉險經歷告訴他,在這看起來風平浪靜的王京城內,正在醞釀著一場陰謀。
駱石印清醒地感覺到了目前局勢的嚴重性。
此時的王京城內,不但有他率領的小分隊成員,還有幾十名大明派駐朝鮮的錦衣衛。他們可是安插在這王京城內的,一顆顆鋒利的釘子。將來大明軍隊一旦攻打王京城,他們的內應作用是無可替代的。
如此看來,倭國人的目標,應該不僅僅是剛剛入城的幾名小分隊成員,而是城內所有的大明錦衣衛。
“這次遇到的對手,不可小覷。在這危機四伏,敵人重兵把守的王京城內,小分隊員的任何行動,都必須格外小心謹慎。”駱石印思量再三,認為有必要把入城後的相關注意事項,對隨行的幾位小分隊員強調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