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幾人已經緊貼黑竹島,島上的倭國士兵根本看不到他們。
經過簡單的手勢交流,九人做了分工,杜衡率領千里眼、順風耳,順時針環繞島嶼遊動觀察;李戴則率領自己手下的五位弟兄,逆時針沿相反的方向搜尋,以便以較快的速度繞島一週,看看這黑竹島的底部或水下,到底有沒有洞穴之類的通道。
十幾分鍾後,兩撥隊伍在島的另一側會和。結果讓人失望,都沒有發現任何洞穴。
“杜兄,我游到島的東南方向時,發現那地方的海水有些異樣。”千里眼小聲對杜衡說道。
“說說看。”杜衡催促千里眼。
“那地方離這島嶼約十米開外的海水,看起來似乎有下旋的水流,我感覺那下面會不會有洞穴。”千里眼說道。
“噢,幹嘛不早說呀。”杜衡顯得有些急躁。他趕緊用手勢跟李戴做一下交流。然後,和李戴一起,率領大家向島的東南方向游去。
來到島的東南角,千里眼指著十米開外的海面說道:“就是那個地方,在水下。”
杜衡把手一揮,所有的人立刻跟著他潛入水底,向千里眼所指地方的水下潛游過去。
游到目的地後,大家定眼一看,海底的珊瑚礁石,出現一處斷裂帶,斷裂處下方是一個巨大的海溝。
大家游到海溝邊沿,向下觀望,溝底深不可測,溝內海水清澈透明,可明顯看到海溝兩側V字形的階梯狀地貌,一些不知名的海洋魚類,自由自在地遊在其中。
千里眼用手指一下他身體右側的方向。大家在水下穩住身子望去,右前方約五米左右的海溝內,有一處不太明顯的漩渦。一群彩色的深海游魚,正隨著這漩渦的旋轉,一塊環遊嬉戲。
杜衡示意大家跟他一起,沿著水旋向下潛游。李戴會意,他揮一揮手,率領自己的手下和千里眼、順風耳一起,跟在杜衡的身後,向海溝深處游去。
大約向下潛游了十幾米的樣子,在海溝的陡壁上,現出一處半圓形的洞口。漩渦中的海水,順著洞口向內流去。
杜衡轉身向大家揮手,示意跟著他進入洞內。李戴和其他人趕了上來,和杜衡一起,向前游去。
洞內的海水要比外面涼很多。但洞內的能見度並不低,因為洞內的海水中,飄遊著大量的發光水母。
成群結隊的各色海魚,迎著大家前遊的方向,迎面游來,等快要和大家相撞時,又快速地避開大家,從大家身體兩側驚慌地游過去。
潛游了近二十米,洞內右側的石壁上,出現一處較小的洞口,而左前方則出現一處亮光。杜衡憑著身體的感覺,判斷出洞內海水是朝著亮光的地方流動的。
在杜衡的指揮下,大家朝著有亮光的地方游去。須臾,便游到這海底洞穴的另一端。大家游出洞口才發現,自己身處的地方是蜿蜒海溝的另一段。
杜衡仍不死心,他返身和李戴一起,率領大家又游回洞內,向剛才發現的較小的洞口游去。
這處較小的洞口直徑大約有兩米左右,感觸海水的流向,洞內的海水是靜止的。
杜衡和李戴沒有猶豫,兩人同時向洞內游去。後邊的七人緊緊跟隨。
向洞內遊了不到兩分鐘的時間,眼前的洞穴豁然開朗明亮起來。大家好像遊進了一個大水池。
杜衡和李戴摸著池邊的岩石,慢慢露出水面。洞內漆黑一片。
杜衡和李戴用手抹一把臉上的海水,以便先讓眼睛適應洞內的環境。然後,機警地四處張望。 見四周沒有任何危險,兩人才示意水下的其他人露出水面。
這是一處空間較大的山洞,從水面到洞頂大約有三四米左右的高度。洞頂佈滿犬牙狀的,大大小小的鐘乳石。對面三米開外就是水池的邊緣,幾塊巨大的鵝卵狀的岩石,不規則地排列在岸邊。
杜衡率領大家輕輕游到岸邊,爬上岸邊的鵝卵石。
眼前現出一片空曠地帶,凹凸不平的岩石地面上,散亂地分佈著幾處圓形的水窪,每隔一段時間,從水窪底部就會同時噴出高低不一的水柱,這說明這幾處水窪是同外面的海水相連的,在海浪的湧動下,他們就會不時地噴出千姿百態的水柱。
空曠地帶的另一端是一處的巖洞。大家不敢停留,跟著杜衡和李戴,小心地走過空曠地帶,進入巖洞內。
洞內光線暗淡。腳下的岩石漸漸變得陡峭起來,這說明大家正走在一條斜向上的洞穴內。往上走,洞內的空間變得越來越狹小。大家只能手腳並用,吃力地沿著洞內不規則的臺階,繼續向上攀爬。
從經過路線的方位判斷,杜衡感覺到大家已經進入到黑竹島巖體內部的一處洞穴之中,他心中不禁暗暗驚喜:看來,終於發現了登上這黑竹島的秘密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