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明確的目標,在洛公子的催促下,秦軍並沒有進行休整,立馬掉頭往韓國的糧倉滎臺。
滎臺是韓國的一個城池,座落在大山之中。三面都是大山,天然屏障。城池就在盆地上面,而真正地糧倉,卻並不在城池之內。
開玩笑!一國糧倉哪裡能夠放在城池內呢,等別人來燒來搶麼?所以!韓國的糧倉自然是放在大山中的某個險要、隱蔽的地方。更具體地說,是隱藏在軍營中。
表面上!這裡是韓國的一處軍營,軍事禁地。其實際上,卻是糧倉。駐紮在這裡的軍隊,不是單純地駐軍,而是糧倉的護衛。
因此!城池與糧倉是不在一個地方。城池歸城池,糧倉歸糧倉。不過!為了掩人耳目,城池內有空糧倉。對於外人來說,以為韓國的糧倉在滎臺的城池內。
白起集結齊所有兵力後,立馬就往滎臺趕。
洛公子、應熊派的人是假偷襲滎臺糧倉,目的是為了破局,打破暴烝的包餃子計劃。白起與彭舟見面後知道了洛公子的計劃,所以!他是假戲真做,真的去偷襲糧倉。
因為白起搶在暴烝的前面,所以他是提前多少天就到了滎臺。可他畢竟只有兩千不到人馬,儘管是精兵,也是無法攻打滎臺的。儘管滎臺不是真正的糧倉,沒有多少兵馬。
之前白起率領五千精兵偷襲魏國大梁,那是因為有準備。魏冉已經派人混進大梁城,在裡面做內應,才把大梁城快速攻破的。而這次!是臨時起意才來滎臺的。
再則!作為軍事奇才的白起,還不至於那麼傻,就帶兩千不到的人來偷襲滎臺?
白起偷襲滎臺的主要目的不是偷襲,而是分散暴烝的兵力。他就確定了!只要偷襲滎臺,韓國方面絕對是要分兵過來救的。儘管他只有兩千不到的兵力,可他的軍事才能,足夠讓韓王害怕。
只要韓王決定分兵,那麼!洛公子、應熊那邊的圍就算解了。
白起之所以要真的偷襲滎臺,是他擔心洛公子假偷襲滎臺的計劃被暴烝看出來。暴烝要是看出來是假偷襲,那麼!他就不會管滎臺這邊的。
還有!要是假偷襲的話?韓王也不會過問,不會讓暴烝撤兵。
只有真的偷襲滎臺、偷襲韓國的糧倉,韓王才會讓暴烝撤兵,才會打破暴烝的所有計劃。暴烝再是有軍事才能,可他畢竟只是韓王手下的一個將軍。而且!還是一個一直得不到重用的將軍。就算暴烝不撤兵,韓王把他的親信撤走,暴烝手下就沒有多少兵了。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白起才決意來偷襲滎臺的。
其實!目的達到後,白起就可以不用再偷襲了。
偷襲的目的是什麼?偷襲的主要目的就是:逼迫暴烝撤兵,分散韓軍的實力。只要韓國一撤軍,韓軍的實力就削弱了。
可以想象啊?本來!在暴烝的組織、領導下,軍民一心,暴烝手下是有三四十萬人,是秦軍的數倍。可要是分開了,就算對半分,這樣就與秦軍的人數持平了。
本來!暴烝的三四十萬圍剿洛公子、應熊十幾萬人,那是很輕鬆的。結果一分兵,就與秦軍人數對等了。這樣!秦軍就有了取勝的機會。
要是洛公子、應熊去把小司馬將軍的數萬人救出來了,那麼!秦軍的隊伍就更強大了。就算遭遇了韓軍,也可以與韓軍硬拼。
有了這個想法!白起就繼續攻打韓國的滎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