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把兵調出函谷關,往魏國方面集結。根據我估計,魏國迫於壓力,可能已經與趙國、韓國結盟,只是這個結盟訊息還沒有傳到我們這邊來。”範睢猜測道。
“嗯!”秦王嬴稷點點頭,表示認同。
根據目前他得到的情報,魏國雖然還沒有直接與趙國、韓國結盟,但是!在魏無忌的作用下,魏無忌的兵馬以及信邑(彭漁老丈人)的兵馬,已經與趙國、韓國方面結盟了。
雖然不是魏王的魏國主力軍,可魏無忌和信邑都是魏國人。而且!都是魏國的權貴。就以這個理由,秦國完全可以向魏國發動進攻。
魏王很可能在魏無忌和信邑的逼迫下,配合他們行動。
再則!不配合魏無忌和信邑行動你就會擔心他們趁機叛亂。你配合他們行動,就可以牽制對方。
在兵力上面,魏王的兵力還是魏國的主力軍。魏無忌和信邑的那點兵力,還是無法與魏王抗衡。
如果魏王這麼做,就等於魏王背叛了與秦國以前達成的盟約。
“我們可以傾秦國所有兵力先攻魏國,逼迫魏國不敢與趙國、韓國結盟。然後!再派使臣去遊說趙國和韓國,讓他們趁機攻打魏國,收復曾經的失地……”
魏、趙、韓三晉雖然經常結盟,可他們之間也是有隔閡的。當年魏國強盛時期,強佔了趙國、韓國的地盤。還有!與趙國、韓國在爭奪周圍被滅的小諸侯國事情上面,也是有矛盾的。
以前晉國的周邊,是有很多小諸侯國的,後來都被晉國、齊國、楚國等大國先後吞併了。剩下來的,一般都是某個大國的附庸國。
還有!一些被吞併的小諸侯國,他們的後代還生活在自己的封地上。諸侯國的名號是沒有了,但是!他們的後代還被侵佔國封於此地。
你以前是個諸侯國,是個國家。現在!你只是屬於這個諸侯國內的一塊封地,你只是這塊封地的所有者,一個貴族而已。
這是對於主動投靠過程的那些小諸侯國的後代們的優待,要是反抗者,那是直接滅國的。
先把你的君王家族一脈給滅了,然後在偏族(沒有繼承君位的人或者他們的後代)中選一個出來,把這裡的土地封給你們。一人分一點,你本來就屬於小諸侯國,沒有多少土地面積。結果一個分一點,你就作亂不起來。
事情發展到三晉(魏、趙、韓)以及現在,為了給侵略找理由,往往就從這些早已不存在的小諸侯國這裡下手。我不是攻打你們,而是!攻打某個小諸侯國的。
結果!魏、趙、韓三國之間就有了土地糾紛。
還有!魏國強大時期,到處侵佔別人的土地。當他敗落時,別人一樣反過來侵佔或者是奪回曾經的土地。結果!你奪過來我奪過去,沒完沒了,關於國土邊境的問題,就變成了一筆糊塗賬。
範睢的意思是:利用魏、趙、韓三國之間這筆糊塗賬來挑撥他們之間的關係。我不是來侵佔你國的土地的,我們來收回我們的失地。
還有!我不是來侵佔你們的土地的,我是想要回我們某個地方的土地,所以才攻打你們這裡的,然後!以土地換土地,換回原來屬於我們的土地。
其實!早已成為一筆糊塗賬,無法說清楚,一切都只是為戰爭尋找一個藉口。
“為什麼要滅魏通其途?而不是‘滅韓通其途’呢?”秦王問道。
“主上!”範睢又朝著秦王拱了拱手,正準備說話,卻被應熊給打斷了。
“為什麼不滅韓而通其途呢?”應熊重複著問道。
彭舟自然也不懂範睢的用意,也朝著範睢看著。
“主上!應將軍!”範睢又朝著秦王拱了拱手,再朝著應熊拱了拱手,說道:“範睢的意思是!就算暫時不能滅魏,也削弱魏國的實力!魏國實在是強大了!雖然他已經敗落,再也無法恢復過來。可是!他是有家底的!主上!應將軍!”
“你的意思是:魏國可能是無法滅了?暫時滅不了?”應熊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