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這次談話,彭舟才大概地瞭解了情況。孃親在魏宮內當廚娘是假,當人質是真。不過!孃親很滿意、滿足的。她不想折騰,不想離開魏宮。
姐姐彭鰻以魏國公主的名義嫁給了秦國的洛公子,洛公子雖然沒有得寵,可也能夠平安生活。總的說來!姐姐彭鰻也算有了一個好的歸宿。
而現在!問題出在彭漁身上。彭漁的命運影響著孃親的命運,甚至!能夠給孃親帶來生命的危險。
彭漁參與到了秦國的爭霸大業中,決意幫助秦國一統天下。既然如此!他的軍隊早晚是要進犯魏國的。所以!早晚有一天,娘會因為他而死在魏宮的。或者!在魏宮中受到折騰而死。
要知道!古代很多人的思維是兩極分化的,不是左就是右!你遵守諾言的時候,人家就對你娘友好。你要是違背了諾言,人家一樣會翻臉,馬上對你娘下手。就這麼現實!一點也沒有韌性。
現在!彭舟還有一件事他很牽掛。那就是:戴子!
戴子到哪裡去了呢?還是死了呢?
在這個亂世中,死人是很正常的事。
他很是擔心:是不是戴子在去南華山找他的時候,遭遇到了什麼危險,結果就那麼悄無聲息地死了。
戴叔對他不僅有救命之恩,還有養育之恩。
真的!他可以不顧孃親,也不能不顧戴叔。
要不是戴叔!他已經死了。
所以!他要做的另外一件事就是:只要機會來了,就去尋找戴子。
一定要找到他!然後!給他養老!
莊子作為他的先生,可他並不需要給莊子、老子、孔子等人養老的。因為!這些人已經死了,他們已經生活在心界。生活在心界中的人,是不需要別人給他們養老的。服侍他們!那是對他們的尊重,其實也只是象徵性的。
在心界的時候,彭舟就服侍過莊子,視莊子為師為父。
對心界中的人的尊重,就跟祭祀時對天地神靈的尊重一樣,是心意!是出自內心的真誠。
內心真誠、尊重,才是真正地尊重。把祭祀當成一種形式,內心並不尊重,那就失去祭祀的意義。
過了幾天,秦軍一切準備就緒,按照原計劃攻打齊國。
此時的齊國,還沒有完全恢復元氣。所以!見秦國大軍浩浩蕩蕩過來了,長驅直入,他們一邊應戰一邊派人求和。結果!也就一個多月的事,這場戰爭就宣告結束。齊國將大片緊挨著陶邑的土地劃給了秦國,以此和解。
其實!齊國並不吃虧!因為!緊挨著陶邑的這一片土地,他們無法保住。打一個簡單的比如:別人把你農村的家佔了,你農村的家周圍的土地(宅基地、院子)還能是你的麼?
國與國、村與村、地區與地區之間都是有天然界線的。一般是以山脈、河流等為自然界線。只有有了天然屏障,才能守護。
秦國之所以要去攻打齊國的城池?其實醉翁之意不在酒!就是逼迫才復國不久的齊國就範,把靠近陶邑的大片土地劃歸陶邑、劃入秦國的版圖。因為!這一片地區表面上是你的,可你顧及不到。
之前的齊國,被燕國攻破都城,差點滅國。所以!此時還沒有完全恢復元氣。
為什麼要用打仗的方式來獲取呢?
其實!是要齊國寫下“轉讓地契”書!人家沒有寫下文書,沒有把局面承認把土地給你,在大周律法面前就不能生效。有了地契,就可以向別人展示,說這一片土地是齊國自願讓給我的。這樣!侵略得來的土地就變得合法了。
戰國時期雖然是亂世,可多少還是講法律的。強權也要講理,不講理的強權,早晚會被人群起而攻之。
當然!強權的人所講的理,自然是“強詞奪理”,野蠻三分理。目的達到了,再把強詞奪理變成合法化。
拿到齊國給的地契,一切就變得合法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