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話音一落,便引來旁邊的一道嗤笑,只見魏徵老匹夫大步走了進來,道:“諸葛大人!”
“宴會之上,正是您向陛下諫言,提出四國分秦之策,如今有自我否定,卻是為何?”
一邊說著,魏徵對著洛塵微微拱手,虎目卻是緊緊地盯著諸葛亮。
宋濂等人皆是面露苦笑之色,魏徵之名在整個朝野之上可謂是如雷貫耳,那可是敢在殿上斥君王之人!
諸葛亮看到魏徵的身影,臉上也是帶著一絲無奈的苦笑之色,輕聲道:“不錯,四國分秦之策,正是我向陛下提出的,而今亦是我說分秦之策,不智也!”
看到諸葛亮風雲在握,一眾朝臣皆是面色一怔,目光齊刷刷的看了過來,臉上帶著一絲淡笑之色。
“不知先生此言何意?”
諸葛亮淡笑道:“四國分秦,那是滅秦大計,然而,如今卻為時尚早!”
“諸位,大秦之強,不僅是兵強馬壯,更新國富民強,我們可以收服東萊人心,卻是不能收服秦人之心。”
“最主要的是,如今不管大秦滅不滅,於我大夏意義不大。”
“諸葛大人何出此言?”
不只是魏徵眉頭緊皺,就連蘇洵江尚也是齊刷刷的看了過來,諸葛亮不慌不忙的搖了搖羽扇,目光掃視一圈,輕聲道:“敢問諸位大人,如今東萊地區與我大夏本土,差別如何?”
“這……”
江尚率先醒悟,輕嘆道:“若非我大夏本土供養,東萊百姓怕是有無數餓死凍死之人。”
“不錯,東萊地區的百姓還是比較貧窮,依舊有山賊橫行,叛亂頻出,若非有東萊都護府和荀大人鎮守,怕是早就起了禍亂。”
諸葛亮淡笑道:“這三年來,我大夏雖然數次大戰,且此次百戰百勝,但是數年征戰,如今長安城的百姓皆是富足起來,只是城中十室九空,滿城遺孀,諸位大人去東城門看看英魂廣場之上的名字。”
“可能數的清?”
諸葛亮面色悲憐,輕聲道:“四國分秦,最大的益處是什麼?”
“其一,我大夏少了一個強敵,然而,如今大秦雖強,卻依舊在我大夏的鐵騎之下而避其鋒芒!”
“其二,我們能得到什麼?”
“至少四分之一,甚至是更多的國土,然而,如今我大夏的國土已經足夠的廣袤,東萊尚未完全消化,我大夏也是處處土地需要開墾。”
“大夏之土,足以養大夏百姓!”
“現在分秦,分的是各國之心,一但大秦滅了,中原就徹底的亂了,我們準備好了嗎?”
聽到諸葛亮發問,蘇洵沉聲道:“我大夏要一統,流血犧牲自然是在所難免,況且有朝廷的撫卹,官府的供養,戰死之人其家人並未受半點委屈。”
“孔明此言,有些過了吧?”
諸葛亮微微搖頭:“陛下說過,我三年之內,一統中原,靠的是什麼?”
說完,看了洛塵一眼,又看了看殿上群臣,輕聲道:“難不成真的是兵甲之利不成?”
“兵甲加起身,自可所向披靡,但是說過之處,浮屍遍野,百姓流離失所,戰禍橫行,狼煙四起!”
“此與蠻夷何異?”
洛塵眼中帶著笑,孔明之才,三分在於嘴,七分在於眼,可識人,可觀天,可明天下。
“這……”
江尚苦笑道:“孔明此言,未免有些詭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