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藉號牌,蘇陽坐定位置,左右掃視一下,在左邊坐著的是一六十來歲的老頭子,鬚髮皆白,精神倒是極好,右邊則坐著一個四十來歲的人,神智清明,已經研好水墨,正在等著答題。
待到考生坐定,便有陰司官員走出,宣讀了這考城隍之事秉承上意,旨在選出德才兼備的陰司神職,如此上述民意,下達神旨,補陽間不足,使得陰陽運度,道德恆昌。
發言過後,這屬於陰司的試卷便發了下來。
錦瑟曾經說過,轉輪王出題策問極為廣泛,蘇陽拿到試卷的時候終於瞭解,四折的卷子,其中有一面是涉及四書五經的填空題,幾乎是將四書五經都給囊括,而後就是一些宋儒的言辭理論,在這之後,則是一些辨析題。
某女子為相公失節,卻又為相公而死,陰司應該如何評判。
某人至孝,卻又沉溺於賭,陰司應該如何評判。
若是坐上城隍之位,身邊陰差索賄受賄,全然無視你的威嚴,你當如何。
若是坐上城隍之位,身邊無一陰差,又當如何。
所管轄之地,有陰鬼嘯聚山林,不受約束,應當如何。
梟鳥因何而絕?
這幾個大題下來,通篇沒有一個要秀才做文章的,蘇陽手中拿筆,先將填空題做了,而後才開始做論證,這第一個問題明顯就是巧娘之事,蘇陽便將當初所做緣由填上。
至孝又沉溺於賭,若父母規勸不聽,便是不孝,若父母視而不見,則是孽報。
陰差受賄,這公正自然明,廉潔自然威,首先自己做到公正廉明,然後換下一批陰差,後來者自然能被壓住。
身邊無陰差便招攬,一個地方,從來不缺勇武之人,也不缺冤死之鬼……
有陰鬼嘯聚山林,先問對方所求,再估量是否動兵。
梟鳥食母,是不孝之物,故此被滅絕,而孝應當是……
這些問題能答的方面廣泛,而蘇陽卻看過這些書,看過一些類似案例,對這些並不陌生。拿起筆來,也有自己的主見,此時回答這些問題,既能說出來自己的見解,也能契合了一些聖賢理念,在下面的這些考生們正在咬筆答卷的時候,蘇陽便將試卷交了上去。
下面的陰職官員略略傳閱,便將這卷子遞到了轉輪王的手中。
轉輪王看過之後,將卷子遞給身邊神官,讓身邊神官檢驗一下,便將這卷子予以透過。
“當下你所說極佳,但人心莫測,今後你難保有變。”
神官看著蘇陽說道。
“這人心就如同是鏡子,聖賢之人無菩提樹,明鏡臺,不惹塵埃,而我等凡人,則應該時時拂拭,只要把功夫用在打磨自己的心上,讓自己的心明淨透徹,不被塵埃所染,這心便能透徹的看待事物,即便是變了,也不會被汙。”
蘇陽回答道。
這也是明學,是王陽明的陽明心學的一些內容,這大乾王朝二百七十年,因為這社會環境迥異,並沒有王陽明,不過這等類似的理論也有,有些許不同罷了。
神官和轉輪王對視一眼,便宣佈蘇陽已經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