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
蕭瑀警告,生氣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一定要先弄清楚,到底是什麼人,才能將他一網打盡。
而糧食短缺的問題,也可以隨著大量的人命而被解決。
這樣既不會對前方造成任何的干擾,也可以讓後面的人有足夠的食物。
李世民當然知道這一點,立刻派了一隊人出去打探訊息。
七日後,即貞觀十年春天,自江南而歸。
蘇州、杭州、會稽這三個地方都是空蕩蕩的,幾乎可以讓老鼠都吃不飽。
聽到這個訊息,李世民差點沒被氣死。
一覺睡醒,便要暴跳如雷。
然而。
他將蕭瑀叫來,商量著如何處理這件事,將所有的罪責都抓了起來。
江南各大家族,紛紛被斬殺,長安之中,更是有數十名大臣身首異處。
長安之中,鮮血淋漓。
眾人本以為,此事就此告一段落,可還遠遠沒有到盡頭。
蕭瑀居然一而再再而三的上書,指責紹慶寺修建寺廟,僧人不肯幹活,五穀雜糧,四時不幹活,又沒有交稅,反而享用了鉅額的錢財與田產。
他要大唐對僧人徵收賦稅!
這話一出,全場一片譁然。
很多人瘋狂了。
“蕭瑀不是虔誠的信徒嗎?
“真是喪心病狂,大儒肖鈺居然提出向佛教徵收賦稅!”
“天下之大,蕭瑀何德何能,能讓他做出這樣的選擇!”
朝中的文武百官們,包括李世民在內,都是一臉的震驚。
長安內外的僧人得知這個事情,都是怒不可遏,想要將蕭瑀生吞活剝了!
“蕭瑀是不是腦子壞掉了,居然要皇上對我們徵收賦稅。”
“我們一心修佛,不問世事,為何要收我們的錢?”
“他這是要與我們徹底決裂了,那天在雲淵山上,他是怎麼做到的?!”
幾個僧人都氣得七竅生煙,就連錢長老的臉都黑了。
紹慶寺的僧人,一個個都是氣急敗壞,恨不得將蕭瑀扒皮抽筋,生吞活剝了。
然而。
李世民讓人保護蕭瑀,袁天罡更是從山裡走了出來,為蕭瑀保駕護航。
有一位凡仙坐鎮,無論是長安還是城外的僧人,都不會輕易出手。
不過,他的怒火,已經越來越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