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灶王爺上天,糖瓜粘住嘴,只能保平安。
到了二十四,元寧打發仲靈在家看孩子,自己和伯鍾分別去了老族長和趙六嬸家,給人家幫忙掃房子,即便是他們幫不上什麼,有這份心就足以令人安慰了。
老族長還要送給元寧一些醃肉,元寧說什麼都沒要,只是中午在他們家吃了一頓飯。
晚上回到家,仲靈都已經做好飯了,因為元寧要求,每天必須要有一個肉菜,白天他們都沒在,所以肉菜就留在了晚上做,是白菜肉片。放了一大勺葷油,味道還是可以的。
伯鍾從趙六嬸家拿回來一些幹豆角和幹茄子,原本也是不要的,趙六嬸直接給送了過來,他們只好收了。
之後的幾天,元寧就和仲靈一起忙活著做過年的吃的。他們家熱孝在身,不用出去拜年,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吃點好的。
蘿蔔丸子、肉丸子都做了不少。饅頭、年糕也都蒸好了。
餃子提前包出來凍在外頭,隨時吃隨時煮。
如此,不知不覺間就到了臘月二十九。
今年沒有三十,因此臘月二十九就是除夕了。過了今夜,便是宣德十五年。
除夕的黃昏,族裡來人帶著伯鍾和叔毓去給他們家祖墳添土燒紙。
看到小哥倆身上穿著布頭拼接的衣裳,乾乾淨淨整整齊齊的,還感慨:“當初還說這五個孩子非要在一起,非餓死不可,誰知道人家竟真的把日子過下來了。”
也有人說:“要不怎麼三嫂那麼幹脆利落和三哥分家了,小孩子們都能把日子過起來,何況大人?”
兩兄弟聽著,把胸脯挺得高高的,心裡充滿了自豪。
一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學給元寧聽。
元寧也不過莞爾一笑,“別人愛怎麼說怎麼說吧!”
到了晚上,他們把桌子腳擦乾淨,把桌子抬到炕上去,擺了滿滿一桌子吃的,破天荒點了油燈熬夜。
元寧買回來的兩個紙燈籠也點小紅蠟燭就掛在堂屋裡,外頭有風,若是風一吹把紙燈籠燒了,多可惜。
他們今天晚飯當然吃的餃子,還有三個肉菜呢。
如今桌子上擺的就是各種零嘴兒,他們一邊有一搭沒一搭吃著,一邊猜謎語、說笑話。
已經開始學爬的季秀在炕上爬來爬去,隨便給個什麼不危險的東西她都能晚上半天,乖得很。
桌子上的乾果是不敢給她吃的,元寧就拿了一根洗乾淨的胡蘿蔔給她玩,才長了兩顆牙的季秀就拿這個磨牙。
一開始孩子們都熬得住,到了大概亥正的時候,季秀先歪在炕上睡著了。
元寧給她脫了衣裳,放進被窩裡。
叔毓雖然困得東倒西歪的,卻還強行熬著不肯睡。
過年就是熬年,一定要熬過了子時,聽外頭放了炮才算是熬完了,過年就要圖個喜氣,他也和哥哥姐姐一樣,盼著家裡越來越好,在小小的心裡,覺得熬了年,就算是熬過了苦難,過去的一切,全都成為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