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寧一邊做著介紹,一邊把果子往小籃子裡裝。
這小籃子最多一次只能裝十顆李子。
她給孫師爺裝了一套“福祿壽喜財”一套“福壽綿長”,外加一個“升”字,笑著抬頭問道:“您覺得怎樣?”
孫師爺也不在乎這點錢,點頭笑道:“好,若是回去能討得老太太歡喜,回頭還跟你買。”一邊說著一邊爽快掏了四十文錢給元寧。
元寧收了錢,順手又拿了一顆沒有圖案的李子放進籃子裡,“給您送一個添頭,多謝惠顧。”
孫師爺笑道:“這小丫頭可真會說話!”扭頭衝著同僚們說道,“你們先看著,我抽空回家一趟,等會兒救回來了。”
有了他帶頭,其餘眾人也都各買了一些,不大一會兒工夫,這些衙門口的人散盡,元寧大籃子裡有吉祥圖案的李子就所剩不多了。
伯鍾在後頭目瞪口呆,從來不知道,長姐做買賣竟然這樣活絡,不光嘴甜,而且手快,也會做事,最後還給他們裝了一小籃子普通水果,讓他們拿去嚐嚐,吃好了可以再次光顧。
可是應付這麼一大幫人,也是挺累的,送走他們之後,元寧便拿過隨身攜帶的竹筒喝了幾口水。
伯鍾湊過來問:“長姐,咱們……沒少賣錢吧?”
元寧往周圍掃了一眼,壓低聲音道:“是多是少,回家盤點一下就知道了,如今咱們人在外面,謹言慎行,你要少說多看,知道嗎?”
伯鍾忙不迭點頭。
錢袋子就一直在元寧身上掛著,如今收入了幾百文錢,也沉甸甸的。但即便是有些重,心情也是好的呀。
旁邊的攤販看他們買買這樣好,都湊過來打聽情況。
尋常他們是難得見到這麼多大人物的。
元寧大大方方把自己的水果展示給他們看,問他們要不要嚐嚐鮮。
李子誰都見過,可元寧這些李子的確是為外形非常好,是旁人家的不能比的。
有圖案的那麼貴,他們是買不起的,便問了問沒有圖案的。
元寧道:“別人家賣兩文錢一斤,可是我這個兩個李子都頂別人家三個了,我敢保證,味道也一定比別人家的甜,所以價錢肯定是要貴一些的,我賣四文錢一斤。”
李子個兒大了,一斤也就沒有多少了,不過幾個人湊點錢買幾個嚐嚐也是可以的。
幾個攤販見他們就是年紀小小的姐弟兩個,知道他們這麼小就出來討生活不容易,也沒想著欺負人,幾個人湊了點錢買了二斤。
不吃不知道,一吃就知道果真比別人家的好吃的多。
有位賣布鞋的老大娘第二次走過來,跟元寧買二斤,元寧跟她打商量:“大娘,您的布鞋多少錢一雙?我底下好幾個弟弟妹妹呢,家裡窮,大多數時候只能打赤腳,這眼瞅著天冷了,還沒雙鞋穿,您這裡我若是買得起,就從您這兒買兩雙鞋穿。”
老大娘一聽這話來了精神,“我這是千層底的布鞋,雖然都是用舊衣裳粘的鞋底,但是我老婆子手藝好,保證結實,就是穿上兩年也磨不破!”
元寧讓伯鍾先去試鞋,挑了一雙大出來一指半的青面布鞋,老大娘還絮絮叨叨跟他們說:“你們年紀小,腳板長得快,這樣能多穿幾個月。買鞋可不能買正合適的,寧可大一點,墊雙鞋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