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寧是個穿越者,來到這邊也不過是一個月的時間。
這身子的父母朱七文和劉氏也是身體羸弱的兩個人,這樣的一對夫妻,卻養育了八個孩子,——活下來了五個,夭折的還有三個。
很難界定,他們是偉大,還是作繭自縛。
朱元寧不會用自己現代人的思維去評判古人,再說,這倆人前不久還因為修堤壩被大水沖走了。
官府打撈的結果說是失蹤,但誰都知道,他們必死無疑,畢竟夫妻倆都不會水,那水流又那般的湍急。
大約是沒有真正相處過,所以朱元寧對他們的感情也比較淡漠,並沒有多少傷心,而是十分冷靜地帶著四個年幼的弟妹去了官府討要撫卹金。
就算古代不是“撫卹金”這個叫法,朱父朱母也是因為官府徵調民夫挖掘防洪渠修築防洪堤壩而出的事。
朱家雖然窮家破戶,但朱氏一族也算是個大族。
出事之後,族人曾經提議把兄弟姐妹五個分開,分別由族人收養,若是讓一戶人家收養五個,根本不現實,就算是家裡比較富裕,那也是農家,能有幾個閒錢?
便是收養了一個,也只能保證餓不死,再多的,就不能夠了。
朱元寧十二歲,在這個年月也算是個半大姑娘了,能做的事很多,模樣也不差,至多養上兩年就能嫁人,還能落一筆聘金。
所以爭著要她的族人可不少。她原本是不打算管這四個小蘿蔔頭的,只要能保證溫飽,她便能圖謀別的出路,帶著四個拖油瓶日子便會艱難得多。
朱伯鍾、朱叔毓是男孩兒,也不缺下家。
但六歲的朱仲靈、兩個月大個月的朱季秀便成了老大難。
朱元寧是長姐,朱季秀一落生基本上就是她在帶,朱母產後三日就下地幹活兒了。
對於朱元寧換了個瓤子的事兒,小嬰兒朱季秀可不知曉,她只是格外依賴朱元寧,有長姐在,她就格外乖巧,若是時間長了見不到長姐,她便會哭鬧不休。
不獨是她,另外三個也都恨不能變成她的腿部掛件,父母出事之後,她儼然就成了這個家的頂樑柱。
當她流露出想要離開這裡的意思的時候,已經懂事的朱伯鍾和朱仲靈感覺天都要塌了,像是影子一樣到處跟著她,唯恐她拋下這四個小可憐。
朱元寧試著跟他們溝通,告訴他們,大家分開,才能活下去。
當時是怎麼個情形來著?
朱伯鍾用袖子擦了一把眼淚,嘶啞著嗓音大聲吼道:“我知道,你就是嫌我們累贅!你不想管我們了!”
朱元寧沉默,她自己有這個想法是一回事,被人戳破就是另一回事了,多少還是有些尷尬的。
但吼過之後,朱伯鍾又眼淚汪汪抱著她的腰哭,“大姐,你別不管我們……爹和娘說過,不管日子過得多苦,我們一家人都不分開……
“你要我們,我們還有家,你不要我們了,我們連家都沒了……大姐,我怕……我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