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然,按照最優路徑原則,沒有人會就這麼繞遠路的。
於是,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兩人就對馬路進行了大動工。
自然,對馬路動工的同時少不了對地面進行平整。
就這樣,經過了一段時間,整個小城的中間算是構造了比較合理的三條並行馬路。
但是,這個浩大工程完成的同時,城市的經費也出現了問題。
隨著接下來這年的結算完成,資金變成了負數,老吳不得不點選了貸款。
接著,又在城市中間設定了新的居民區和商業區,由於貸款之後資金顯得充足了起來,所以兩人開始了大力建設。
在這個過程中,一下子開啟了水管安裝介面,看著水管安裝介面,老吳才明白,沒有必要建設那麼多水塔。
可以透過建造水管將水塔和供水的區域連起來。
但是,這麼折騰了一段時間,城市的規模雖然擴大了,但是赤字也擴大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赤字越來越嚴重。
新聞上的推送也變成了各種居民的請願。“需要更多醫院”,“需要更多學校”,“需要更多警察”,“需要更多監獄”等內容不段的顯示出來。
面對這層出不窮的問題,父子倆顯得有些無奈。
不過,透過查詢攻略,兩人還是完成了這些居民的請願。
雖然顯得有些疲於奔命,但是,看著市民請願一一完成,兩人還是頗有一些成就趕。
但是,整個城市依然像一個長不大的孩子,赤字日益嚴重。
隨著各種公共建築的建設,公共支出又成了一個開支大頭。
眼看著就又要進行貸款了。
自然,看著這樣的情況,兩人決定調整一下報表內容。
由於只有公路,所以交通似乎是不太重要的一個方面,於是,將預算給降低了很多。
但是,在四格的執行速度下,這個決策很明顯是錯誤的。
在缺乏維護的情況下,公路直接一段段的在場景中消失了,於是,不得不重複的鋪設公路,這樣一來,就額外支出了很多資金了。
“看來這個公路預算不能省啊。”老吳笑著說。
“嗯,趕緊條回去,要不這一直補路就補得要繼續貸款了。”吳真實說。
但是,這赤字確實是越來越嚴重了,於是兩人又研究起了稅收來。
“要不把稅收調高點吧?”老吳說。
“嗯,試試看。”吳真實說。
於是,老吳將稅率從7%調到了8%。
這麼一調整,這年的預算赤字一下子小了不少。
於是,老吳將稅率又調到了9%。
這麼一來,赤字又小了一些。
“動作大點吧,這動作大點赤字就會消失了。”吳真實想了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