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真實的視角> 411章:《楊修之死》(2)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411章:《楊修之死》(2) (1 / 2)

躺在床上想起文中的內容才發現似乎漏掉了一個方面。

根據《楊修之死》後面的內容,楊修似乎是參與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活動。

而這個活動站錯了隊足以丟掉他的項上人頭。

所以,楊修的死可能跟這部分的關係更大。

畢竟,奪嫡之爭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管鮑之交這個程度的。

何況曹丕的主要謀臣是司馬懿陳群,而朝堂上還有賈詡等人支援曹丕。

自然,司馬懿和賈詡是怎樣的人大家都明白。

所以,隨著奪嫡之爭的塵埃落定,面對這幾個人,很明顯楊修就只有一條路了。

自然,在立曹丕為世子之後,曹操已經明白等待楊修等跟隨曹植的謀士的將是怎樣一條路。

所以在差不多的時候找個藉口結束掉楊修的生命就是最好的選擇。

畢竟,從才能來看,楊修也不是個省油的燈。如果在曹操離世之後生出什麼計策來說不定會讓曹丕和曹植走上骨肉相殘的道路。

這麼一來,剛統一的北方必然會出現大亂。

畢竟,不久之前,正是袁紹死後幾個兒子互相爭鬥才給了曹操一口吃成胖子的機會。

所以,為了消除這些後患,曹操只能親自找個理由松楊修上路。

這麼一來,《楊修之死》似乎就是必然的結果了。

在第二天的語文課上,李老師似乎內容也是按照這個節奏來的。

自然,楊修之死也很快就就給歸納出了三個方向。

這三個方向中,第一個自然就是說楊修想的總是和曹操的想到一塊去了,所以心胸狹隘的曹操受不了這樣的感覺,於是一直在尋找下手機會。

而這次“雞肋事件”則是最終的導火索,畢竟,軍中的事情就是這樣——手起刀落不留情面。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樣子也要做足,比如夏侯惇就是完美的配角。因為,夏侯惇是曹操最為倚重和信任的人,所以曹操對夏侯惇的責罵其實也只是做做樣子而已。

不過,在處理楊修的過程中同時做出降罪給夏侯惇的姿態則可以給人以辦事公平的形象。

而第二個方向則是指向于軍令如山。

如果將文章取自的章節全部讀一遍就可以明白,曹操這個時候剛好打了個打敗仗。自然,打了敗仗心情總歸是不好的。而下面的人在沒有軍令的情況下擅自收拾行裝自然就想當於違抗軍令了。既然違抗了軍令,那麼被軍法處置自然也就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從這方面來說就是楊修過於喜歡賣弄“小聰明”終於最終給自己招來了殺生之禍。

第三個方向則認為是因為楊修捲入了奪嫡之爭。畢竟,在這樣激烈的鬥爭中,失敗者確實是要付出生命的代價。

接著,李老師問:“這楊修究竟是因為哪個方面的原因才導致死亡的?”

袁理馬上站起來說:“我覺得是第三個方向。因為楊修確實捲入了奪嫡之爭,因為之前我查了資料,楊修沒有在這個撤軍之前被殺。楊修是死在了洛陽,是曹操死前不久找了個機會……”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