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貨幣戰爭》不同,《窮爸爸,富爸爸》對於個人的金融講得比較多。
畢竟,宏觀內容雖然看起來氣勢恢宏,卻無法真正起到什麼實質上的幫助。
而著重講個人的書看起來雖然沒什麼氣勢,但是,卻會真正改變很多東西。
畢竟,帶入個人比起帶入時代要更加實在。
很多問題只有透過不同的角度進行多次研究才會有比較合理的答案。
只透過一個方向求解往往最終沒有任何收穫。
而《窮爸爸,富爸爸》似乎就能夠讓人以不同的角度去體驗財務知識。
畢竟,“財務自由”是那麼的富有吸引力。
但是,即使如此,還是很難到達這個地步。
成功的永遠只有少數人,畢竟,書中的條件也不是人人具備的。
很多時候,只能算是一種參考,甚至一種安慰。
此外,理解這些內容也不是那麼簡單的。
比如,資產和負債這兩個東西就很難分清楚。
雖然,能不斷吧錢帶入口袋的就是資產,會不斷把錢掏出口袋的就是負債。
但是,很多時候我們都很難透過現象看本質去好好分析這兩個動作。
而外界的很多東西以及我們本身的情況也會讓資產負債發生變化。
此外,大部分人很多時候,買入東西都全憑喜好和直覺,很難做到正真去分析買入的到底是什麼。
比如汽車,如果收入確實是只有那麼多那就會嚴重的影響財富的積累。
畢竟,油錢和基本的車險都是開支,如果現金流不足以應付反而會出很大的問題。
而純粹好面子的貸款買車就更加是飲鴆止渴了。
畢竟,油錢加車險加分期的貸款費率已經夠大部分人吃很多壺了。
但是,與此相對,當收入到達一定程度之後,汽車的方便和快捷又會真正幫助財富的積累。
畢竟,到了那個時候,最貴的就是時間,來一輛不錯的車提高出行的效率是個不錯的選擇。
正是由於同一個東西在不同人手中有時候是負債有時候又是資產,所以,大部分時候都很難識別什麼是資產,什麼是負債。
畢竟,人是很難撥開虛榮心腳踏實地的。
別人有車,我也要有車,別人有房,我也要有房……
所以,為了光鮮的外表,很多時候,人們甚至知道手上的是負債也要留著。
即使個人的財務報表已經顯得非常可怕,大部分人還是無法做出調整。
此外,還有太多的負債偽裝成資產吸引人們飛蛾撲火,同樣地,大量的資產也並不引人注目。
所以,很多人在這樣的情況下再怎麼努力,手中的資金卻沒有增加。
隨著時間的推移,反而日益疲憊。
畢竟,人生只會不停的往身上新增負擔和責任。
隨著年齡的增長,所面對的困難也會越來越多。
曾經只需要面對考試的少年將會面對越來越多的各種方面的挑戰。
雖然,所謂的“財務自由”非常美好,但是,對大部分人來說,這都是很難達到的一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