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由於最後一場比賽面臨的是已經沒有什麼野心的隊伍,所以也算是提前鎖定了16強的出線名額。
不過,由內德維德領銜的捷克隊的旅程則與烏克蘭隊相反。
第一場比賽,世界排名第二的捷克毫無懸念的大勝美國隊。
不過,比賽中可以看出來年齡對於運動員似乎是個嚴重的問題。
捷克隊的跑動雖然未顯疲態但是還是比美國隊顯得要少很多,而比賽中主力前鋒的負傷則為後來的比賽埋下了嚴重的隱患。
雖然34歲的內德維德雖然有著豐富的經驗,堅強的意志;但是,作為一名中場核心進攻球員,顯然無法幫助同樣老邁的捷克隊走得更遠。
面對年輕的迦納隊,捷克隊的後防顯得蒼白無力。
即使內德維德能像馬特烏斯一樣積極奔跑,身上有傷的巴羅什(捷克隊前鋒,曾在2004年歐洲盃有過完美的發揮)也沒能如同克林斯曼一樣擺出鋒利軍刀。
與此同時,萬能的門神——切赫也沒法擋住不斷漏水的大堤,在迦納隊接連的衝擊中最終還是丟球了。
於是,在這小組賽第二場比賽,世界排名第二的捷克隊收穫了看似可恥的失敗。
但是,面對迦納的青春風暴,他們確實是真的跑不動了。
不過,機會還是有的,接下來的比賽只要能取得平局就有希望獲得出線資格。
面對受‘電話門’影響的義大利隊,老邁的捷克隊似乎也算是半斤八兩。
從陣容上來說:雖然由於前鋒的傷病而顯得不如義大利隊豪華,但是總的來說還是有一戰之力。
畢竟,困獸猶鬥,前場的巴羅什和內德維德還是是很有希望撼動同樣看似狀態不佳的義大利隊的大門的。
由於捷克踢美國隊踢了個3比0,而義大利則只是和美國踢平,所以心裡上來說也並沒有明顯的劣勢。
經過周密的準備,捷克以非常好的狀態來面對強大的義大利隊。
為了出線,內德維德踢得非常主動,帶傷的巴羅什也在尋找著機會。
但是,在和義大利隊的比賽中,面對一群俱樂部和聯賽中中知己知彼的人,內德維德發現——無論怎麼做也無法攻入由布馮守護的大門。
面對世界上最優秀的守門員以及世界上最優秀的一群后衛,受傷的巴羅什也顯得非常無奈。
隨著時間的推移,老邁的捷克隊進攻節奏也逐漸下降。
義大利這邊,由皮爾洛組織發動的進攻一浪一浪的顯得更加靈活。
由於小組第二將要在淘汰賽中死砸巴西隊,所以在領先了之後義大利並沒有踢得非常保守。
在上半場的最後一分鐘,一張致命的紅牌算是提前宣佈了捷克隊的命運,而迦納也算是基本獲得了晉級的船票。
不過,少一人的捷克隊依然非常堅強。
畢竟,時間還有,希望就在。
接下來,內德維德甚至還獲得了一次單刀機會。
但是,面對布馮的五指關,依然沒能奏效。
雖然切赫和布馮的發揮同樣優秀,但是義大利隊的進攻則顯得更加多樣。
隨著時間的推移,後防的漏洞也逐漸被義大利隊掌控,33歲的老將因扎吉(義大利前鋒)抓緊時間又一次洞穿了切赫的五指關殺死了比賽的懸念,也結束了內德維德的夢想。
捷克的“黃金一代”,夢碎漢堡。當然,幾家歡喜幾家愁,義大利隊則在這場比賽中逐漸走出了‘電話門’的陰影。
不過,捷克隊的淘汰依然是大多數人不願意看到的。
在與義大利的比賽結束後,鐵人內德維德慢慢的跪倒在了漢堡的AOL球場正中央。
這一幕讓捷克隊和義大利隊的球迷都留下了淚水。
同樣,在電視機前世界各地的球迷也留下了淚水,永遠不會哭泣的內德維德成為了堅毅的代名詞。
隨著布馮和內德維德一步一步的走向更衣室,直播也結束了。。
大家都不約而同的在想象走進更衣室之後的畫面。
永遠不會哭泣的內德維德最終沒能讓捷克走得更遠,但是,他的堅持將永遠激勵後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