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在平反的時候奧本海默和總統的那段談話經常被作為經典來引用。
從翻譯過來的對話的內容很明顯可以看出奧本海默的風趣和幽默。
不過,吳真實還是想體驗下這原汁原味的英文內容。
但是,由於對英文原文的不熟悉,所以吳真實將這幾行文字抄了下來,準備找時間問問關老師。
畢竟,這個時候的機器翻譯水平確實有點牛頭不對馬嘴。
再往後來,奧本海默也算是走到了生命的盡頭,平反後的第四年春天,由於癌症離開了這個世界。
隨著一項項的查詢,吳真實開始查閱“寒春”的相關資料。
但是,最終找到的資料很少。
雖然書上有說到有參與過曼哈頓計劃。
但是,始終沒找到多少相關的資料。
僅有的內容就是寒春是中國綠卡第一人。
於是,吳真實接下來又翻起了曼哈頓計劃。
這麼一來,吳真實算是知道了,這個曼哈頓計劃涉及的巨大計算量也間接的導致了計算機的發明。
畢竟,作為計算機之父的馮·諾依曼教授也在曼哈頓計劃中有著非常重要的表現。
但是,由馮·諾依曼所主導的數學組似乎總是不能按時完成計算任務。
畢竟,原子核反應的相關計算是相當龐大的,隨著研究的繼續,光靠人力完成計算已經變成了非常可怕的任務。
近乎無窮的資料處理任務讓身為數學天才的馮·諾依曼也非常頭疼。
看到這裡,吳真實也對在戈壁研究的鄧稼先有了更新的認識。
畢竟,擁有巨大財富作為後盾的曼哈頓計劃都走得這麼艱難,那麼鄧稼先帶隊的研究的困難程度可想而知。
於是,尋找更加快捷的資料處理方法自然就成了勢在必行的趨勢。
自然,後來的結果大家也都清楚了,現在的計算機都還沒有走出馮·諾依曼設計的框架。
但是,接下來沒有給馮·諾依曼太多時間去完善計算機的相關理論。
隨著擁有儲存器的計算機的出現,不到55歲的計算機之父死於癌症。
自然,吳真實這下也感覺有些疑惑了。
居里夫人,鄧稼先,奧本海默,馮·諾依曼等偉大的科學家都在癌症中顯得如此無力。
於是,吳真實就開始查詢起癌症。
在西方,這個病症的單詞是源於蟹,比喻癌細胞像蟹一樣橫行霸道。
在東方,這個病症則叫做‘巖’,自然,這也說明這個病症的麻煩。
即使到了擁有先進技術的今天,似乎對於這個病症還是沒有太好的方法。
自然,這內容確實越看越沉重,似乎只有早發現早治療才能治好那些早期的患者,對於中晚期的患者則沒有什麼太有效的辦法。
隨著下課鈴的響起,吳真實拍了拍頭,關掉了這顯得有些沉重的網頁。
看著窗外的綠色植物,吳真實暫時忘記了這個沉重的話題。
拿著抄好的那段話,吳真實跑到了關老師的辦公室。
自然,看著這段奧本海默和約翰遜總統的談話關老師也顯得饒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