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只好回到教室開始了自習。
看著已經滿是筆記的書,吳真實開始思考到底為什麼要讀書。
似乎,從上幼兒園起,周圍就開始說要讀書。
讀完幼兒園要讀小學,小學之後則是中學,中學之後則是高中,然後還有大學,大學後還有研究生,研究生之後還有博士。
但是,讀書究竟為了什麼呢?
想到這裡似乎,已經對著這滿是筆記的課本完全沒有了看下去的慾望。
不過,似乎也無法找到答案。
雖然,書是人類進步的橋樑,但是在這考試之前,看著這些課本,卻完全無法專下心來。
環顧四周,大部分人都顯得很安靜。於是,吳真實嘗試著擺脫這種情況。
突然,吳真實似乎想起了什麼。
似乎,這考試還是有著很明顯的目的的,那就是和父母之間的購買電腦的約定。
吳真實一下子想起了那只有獲得了班上前10名的成績,才有購買電腦的資格的約定。
於是,吳真實拍了拍頭,眼神慢慢的變得尖銳了起來。
畢竟,想要擁有電腦的願望對這麼一個孩子還是有著非常強大的動力的。
於是,吳真實開始嘗試著去啃這些無趣的課本,嘗試著去攻克那些之前所不知道的那些內容。
似乎,確定了一個比較明確的目標之後,看起書來就有了不小的動力。
每天都這麼堅持,書上的內容也算是掌握了不少。
自然,效果也很明顯,期末考試算是有了一些進步,考了班上第15名。
不過,語文則還是沒能達到真實的媽媽的要求。
但是,看著這成績,吳真實算是看到了希望。
因為從分數上來說離第十名只有不到10分的差距。
到了髮捲子的時候,關老師已經把下個學期開學的座位給安排好了。
自然,這次沒有再按所有人的平均分來排座位,因為那個辦法確實是太過麻煩。
關老師選擇了一個看起來更簡單高效的方法——就是按班上的平均名次來排。
當然,還是按照平均原則,畢竟,在這個階段“不放棄一個孩子”才是對所有的孩子負責。
於是考了班上第15名的吳真實就和16名的趙琪分在了一組,剩下兩個則是班上45名的張慧和46名的陳雅。
每個小組的名次平均起來幾乎都是30名左右,而這樣的分組比起之前的完全按平均分分組算是少了不少的工作量。
畢竟,每個人在班上的名次都是唯一的,所以總分法就不會那麼複雜。
看著這樣的分組安排,吳真實算是對下個學期有了一絲期待。畢竟趙琪確實是很可愛的女孩。
接著,關老師對班卡又進行了一次升級。
自然,班標沒有太大的動作,只是在畫素上進行了一些最佳化,所以再也看不到之前的班標邊緣那明顯的鋸齒狀了。
這樣一來,班標上的人就顯得更為生動,很容易就可以從班標上想到相互幫助,齊頭並進的意思。
而班卡的其他的地方則加入了網路聊天中新鮮的簡單表情元素。
自然,不同的表情元素表示著不同的價值。
新的班卡按附帶的表情分了三種面值。分別代表著高興,微笑,平靜。高興的面值是100,微笑的面值是10,平靜的面值則只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