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媽媽看著小真實望著個書籤發呆便說:“怎麼回事?是有什麼事情嗎?怎麼悶悶不樂的?”
“我,不太高興。”小真實說。
“說來聽聽唄。”真實的媽媽說。
“就是今天這個換禮物的活動,我換到了這個書籤。”小真實喃喃的說。
“不錯啊,這個書籤可以看書啊!”真實的媽媽說。
“可是那個圍巾送給了我不想送的人。而這個書籤,這個包裝這個書籤的人在書籤外面包了十幾層。我一開始還期待是什麼禮物呢,被包裝得這麼嚴實。”小真實垂頭喪氣的說。
“哈哈,參加了這個遊戲就要遵守活動原則嘛。既然遊戲裡有你不願意送禮物的人那你可以不參加,既然害怕交換後的禮物價值低,你也可以不換嘛。”真實的媽媽說。
“我……”小真實說。
“好了,你既然選擇了參加,那麼這些結果你就要接受。因為,如果參加這個遊戲的人都不接受這個結果那麼這個遊戲就失敗了。”真實的媽媽說。
“我只是覺得這個遊戲不公平,對於送出好禮物的同學不公平。”小真實說。
“什麼意思?”真實的媽媽說。
“因為,如果都知道了送的禮物越差那麼就基本能獲得更好的東西,那麼就都不會送什麼太好的東西了,那這個遊戲就全是送的很差的東西了。”小真實想了想說。
“但是事實呢?事實會有這麼多人送差的東西嗎?”真實的媽媽說。
“我不知道。”小真實說。
“所以,這個遊戲,好的東西有人送,差點的東西也有人送是正常的。”真實的媽媽說。
“但是,還有人送了惡作劇的東西,搞得上臺拿禮物的同學都哭了,搞得彭老師花了10分鐘來專門安慰她。”小真實說。
“那就有點過分了,畢竟這個遊戲本來的目的在於分享。”真實的媽媽說。
“那麼說,遊戲之前你們班主任沒有檢查一遍禮物?”真實的媽媽說。
“嗯,沒有,在發現這個惡作劇才檢查的。”小真實說。
“哦,那可能這就是唯一沒做好的地方了,也許就是由於這個問題,所以本來你們班主任要傳達的資訊沒能完整的傳達到你們身上。”真實的媽媽說。
“什麼意思?”小真實說。
“就是你們班主任沒有事先看一遍所有的禮物來掌握所有可能發生的條件,所以使得整個活動中間由於這種意外事故而被迫中斷。而這樣以來,活動的效果就會減弱很多。”真實的媽媽說。
“而這樣以來,活動就很難把你們的彭老師本來想表達的意思表達出來了。”真實的媽媽繼續說。
“同樣的,大部分抽到比自己送出的禮物差的同學也就陷入這個收入小於付出的糟糕心態了,對於遊戲本來的寓意自然就不會那麼關注了。不過,這個活動還是一個不錯的活動,如果你們班主任能做得更細緻一點就好了。”真實的媽媽最後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