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真實的媽媽就煮起了面。
雖然真實的媽媽架勢弄得很足。
不過,最終還是弄得一團遭。
奶奶一進廚房看著騰出老高的麵湯就不高興了。
“你這兩個灶不能同時搞就不要同時搞了吧?那邊的蛋勉強算是煎了,但是這邊的面溢位的湯怕是都要澆滅液化氣了吧?”奶奶說。
“孃老子,我這也是頭一回搞,您就別說了。”真實的媽媽有點歉意的說。
“懶傢伙還敢翻嘴?這灶臺搞得亂七八糟的就是你的本事了?”奶奶有點生氣的說。
“好,好,媽,我不說了,我擦灶臺。”真實的媽媽忍氣吞聲的說。
見真實的媽媽沒有繼續頂嘴,奶奶也自覺順了氣,於是走回房間繼續休息了。
時間差不多了,真實的媽媽就把小真實叫了起來。
“今天這面怎麼不香啊。”小真實嗦著嗦著發現有點嗦不動的感覺於是說。
“不會的,這面和昨天一模一樣的,怎麼會嗦不動。”真實的媽媽不信邪的也嗦了自己碗裡的。
嗦著,嗦著真實的媽媽暗道:不好,沒放鹽,沒放麻油。
於是,往小真實的面裡添了小半勺鹽,點了幾滴麻油。
“你自己攪拌一下,應該就沒問題了。”真實的媽媽略帶歉意的說。
看著小真實津津有味的吃起攪拌均勻後的面,真實的媽媽也洋溢位了幸福的微笑。
而早上直接這樣早就去擠公交車,這對於小真實來說還是頭一遭。
風已經很凜冽,刮在臉上有些刺痛的感覺,小真實吃完早餐就往家門口不遠處的公交站走去。
看著已經比自己略矮的1.4米~1.1米半票線,小真實掏出了一元硬幣。
公交車遠比小真實想象得更擠,一上去,小真實就再也無法轉身。
勉強把硬幣遞給了售票員,小真實發現自己已經被人群夾在中間。
煙味,早餐味,衣服太久沒洗的味道糅雜在一起,讓小真實幾乎無法呼吸。
藉著眼角的餘光,小真實勉強可以判斷公交車到了哪個街區。
30幾分鐘的車程彷彿經歷了半個世紀,來到校門口不遠處的那個站臺,小真實已經感覺滿身黏糊糊的。
這樣以來,小真實才明白到老吳騎車帶著往學校走,一路甩著風的感覺居然是這樣的舒服。
不過,經過了一個星期,小真實也算是適應了這樣的生活。
雖然公交車依然擁擠,但是小真實已經不再害怕。
透過不斷的嘗試,真實的媽媽也明白,原來:餃子,紅薯粉,南瓜餅,冬瓜粥,粽子都不是她的好手藝。
不過,最終找到了一個好方式:
將灰面,雞蛋,奶粉,油按一定的比例倒入一個大碗。
稍微撒上一點蔥,葡萄乾或者泡好的枸杞,當然,肉沫也可以。最後撒少許鹽和糖。
加入適量的水進行攪拌,直到成為粘稠的懸濁液。
最後將懸濁液一勺一勺的倒倒入鍋中煎成金黃色,這就成了真實媽媽獨家的早餐配方。
小真實逐漸沉迷於這種主要由灰面油炸而成的粑粑。
以至於,之後有一天真實的媽媽煮了麵條,小真實直接拒覺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