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帝在朝堂怒斥群臣後,似乎廟堂迎來一股新氣象,恰好現在是春天,一年之始。
於是各部門匆忙運作起來。
而一道旨意,在晚春時,直達天牢裡。
這是一道中旨,無須走內閣。
旨意大概的內容是放出秦川,其功名依舊,並委任他作為太僕寺下一個從七品的監正,負責桃山書院附近的一座馬場。
狀元本該是正六品,給了從七品的太僕寺監正,可以說是貶謫。
但相比秦川在殿試上的行為,梁帝可以稱得上豁達大度了。
最後傳旨的太監林公公還傳來梁帝的口諭,
“無君無父,無法無天。”
這是給秦川打上標籤。
馬政是國之大事。雖然秦川這個監正,像是弼馬溫。但諸子百聖不乏做過小官的,如夫子的第一個官職是是季氏吏,是魯國三大家族“三桓”之一季氏家族負責管理倉庫的小吏,由於工作認真、負責,夫子的第二個官職由倉庫管理員升為專管牧場養殖工作的司職吏。
無論是第一個,還是第二個官職,都無法與太僕寺的監正相比。
至於老子做過王室的圖書館管理員。
這個官職很小,但有重大的歷史意義。
無論如何,秦川似乎得到一個不錯的結局。
朝堂的面貌也由此一新。
亞聖到底更讓人敬佩了。
梁帝雖然罪己詔沒有真正承認錯誤,怒斥群臣,更是究極甩鍋,到底朝堂有了新作為,新氣象。
這一切離不開亞聖公當初在殿試上的驚天言論。
即使那些事蹟被掩蓋住,可還是有不少人知道,心中升起濃濃的敬畏佩服。
敢為天下先!
秦川天牢悟道後,接到梁帝旨意,風平浪靜地去桃山下,書院附近的馬場赴任。
“飛馬牧場。”
正是馬場的名字。
很有些耳熟。
他心裡清楚,梁帝肯定不會善罷甘休,即使干休。秦川為了完成諸子使命,推出新學,也遲早要鬧出風波。
眼前的平靜,無非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平靜。
他來到桃山下的飛馬牧場,和書院很近,這就有種引導秦川犯罪的嫌疑,梁帝是要讓秦川先傳播新學到書院裡。
書院對帝國的影響很大,歷代梁帝都試圖打壓分化書院,可很難成功。書院如今更多是文官集團意志的化身。
帝王的心裡是沒有真正仇恨的,攥取更多的權力,簡直跟本能一樣。
梁帝下罪己詔、怒斥群臣、釋放秦川到飛馬牧場做監正,步步為營,既可以利用秦川的新學來分化書院,也可以藉機打壓秦川。
因為書院早已是理學的天下,哪裡能接受秦川那無“君無父、無法無天”的新學。
一場莫大的朝堂危機,讓梁帝輕鬆化解渡過。
等到秦川新學受到理學之臣排斥後,聖道光環也會被那些人有意識忽略掉,屆時無論是用秦川繼續當刀子削弱書院、文臣們的實力,還是利用書院、文臣來對付秦川這個礙眼的人物,都是梁帝可以暗中左右的事。
如今梁帝只需要一段時間,優勢就會完全回到他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