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業內流傳著一種說法:“百度是培養技術人才的黃埔軍校。”
而如今,這句話的後半句被加上了:“彼岸才是技術人才最終綻放光芒的舞臺。”
許朝軍記得某次與老闆開會後的閒聊中,老闆對百度創始人一針見血的點評,
“見小利而忘義,幹大事而惜身!”
當時他還疑惑,“這不是曹操形容袁紹的話麼?”
老闆笑著反問,“難道不是麼?”
想到百度在即時通訊、電商、微博、團購、外賣等領域的表現,許朝軍點頭表示認同。
可惜許朝軍不知道的是,上面這點業務只是李的熱身,後來雲端計算、自動駕駛、AI無一例外入局最早,但每回都拉坨大的。
雲端計算戰役,那是阿里雲透過“雲釘一體”構建商業作業系統。騰訊借力微信生態復活產業互聯,百度仍停留在“算力+框架”的技術供給層面。
自動駕駛口號喊的最早,把L4級自動駕駛視為技術工程問題,無視特斯拉“視覺感知+資料閉環”的產品哲學,最先入局的他們累計投資47億美元未能實現商業突破,截止23年,城市NOA水平落後友商最少1年。
AI也是如此,找來天命打工人陸奇,老李親自為其站臺ALL IN AI,前者加入百度一番大張旗鼓改革,業內看好,股價攀升,結果沒好兩年,以陸奇離職告終。後見chatGPT橫空出世,才趕鴨子上架退出了某心一言,沒有人家的能力,偏學人家商業化,直接被一波帶走。
這種“記吃不記打,知錯不改,錯了再犯”的特質,讓這家以技術著稱的網際網路大廠形象一落千丈。
這才有了網友們調侃的那句話.
許朝軍看著在場的這些人是彼岸中精銳的精銳,心中充滿自豪。
因為每人都曾經在資訊保安領域掀起風浪的人物
比如季昕華(老季):擅長雲端計算安全、企業安全架構,曾任華為、騰訊安全高管,前年年創立UCloud(優刻得),推動雲安全技術發展,有一定規模。後經王堅提議,陳默批准,財大氣粗,直接花了5000萬美金連人帶著團隊和專案打包收購,整體併入彼岸雲端計算。
吳翰清,江湖人稱道哥。之前隨王堅博士來到彼岸,擅長Web安全和雲安全,是崑崙鏡系統核心研發人員之一,現在是彼岸雲端計算子公司的總經理,地位僅次於博士,到現在網上依舊有他21歲面試時“黑掉阿里內網”的傳聞。
黃鑫(冰河):擅長木馬分析與反病毒,曾開發華夏第一款開源木馬“冰河”(早期工具),後轉型安全研究,早起駭客代表之一。
於暘(TK教主),無論哪個領域,能成為教主的都不是一般人。
知名白帽駭客,擅長漏洞挖掘與利用、精通網路安全攻防,前騰訊科恩實驗室核心成員,現為彼岸崑崙鏡資深資訊保安專家。
方興(flashsky):擅長漏洞挖掘與應急響應,曾發現過多起影響全球的高危漏洞,涉及windows和java,屬於當前華夏漏洞研究領域的標杆人物。
這些人都是下面各自團隊的負責人,每個團隊負責本次專案的其中一個子系統,團隊內成員也都是彼岸資訊保安事業部技術TOP1%的存在。
而許朝軍自己,或許不是技術能力最強的,但卻是各項技術最為均衡、綜合能力最強的。
許朝軍拍了拍手掌,原本忙碌的眾人漸漸停下手中的工作,有些迷茫地望了過來。
“離發起總攻還有2天,彙報下各自進度,天網系統準備如何了?”
“報告主任,天網系統準備完畢,監控目標包括美團、美團外賣、百度外賣。”
“好,黑洞系統呢?”
“準備完畢!”
“洪流系統?”
“準備完畢!”
“踏雪無痕系統.陰兵過境系統”
許朝軍每問一個,臺下對應系統的負責人回覆都是同樣的“準備完畢!”
“好!”許朝軍望著臺下三十來人的團隊,很是滿意大家的回答,畢竟這段時間大家的付出他都是看在眼裡。
這一個月來,這些來自彼岸資訊保安部門、青藤學院高階教師、雲端計算、所組成的資訊特戰團隊,閉關修煉,連家都沒回,讓他們中的一些家人以為彼岸在給國家進行什麼秘密專案呢。
但付出是有回報的,這套系統將成為未來彼岸集團網路資訊戰的‘核武’。
當然這也得益於之前所積累的技術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