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切都要化為泡影?
陳默望著窗外飛逝的霓虹,彷彿看到那輛本該在2024年驚豔亮相的SU7,正化作點點星光,逐漸消散在夜色中。
這一回陳默沒有像當初剛入職小米那樣給他畫餅,講述新能源車的市場前景多麼廣闊,達到萬億級別市場。
陳默知道以前之所以畫餅成功,是因為當時雷軍就想做手機願者上鉤,那個時候自己屬於順勢而為。
現在局面跟當初可不一樣,別看雷軍表面和和藹藹,客客氣氣一副很好說話,老好人的模樣,其實心裡的主意正著呢,對方商海浮沉多年,啥餅沒吃過,如果他不想考慮這方面,你就是把餅畫的遮天蔽日也沒有用。
就是因為了解他,陳默沒有繼續做無用功,就像剛才雷軍說的,以後的事以後再說
陳默沒有繼續說話,但雷軍倒是有些好奇,
“剛才聽小默你的意思,難道長期你就看好特斯拉或者說新能源汽車的前景麼?”
“至於特斯拉,短期確實存在許多問題,長期還是很有潛力的,如果讓國外這匹馬學會你們小米的招數,未嘗不能成為汽車界的蘋果”
“哦?對這個馬斯克你的評價這麼高?”
聽到雷軍的話語,陳默腦海卻思索之前讓人查的有關特斯拉和馬斯克的資訊。
其實特斯拉在去年才進入華夏市場,當時只是屬於內部試驗和試水階段。
到了今年初才陸續透過車展開啟些許名氣。
但這不是說特斯拉這兩年才成立,而是早在03年就由馬丁·艾伯哈德和馬克·塔彭寧創立。
第二年,馬斯克看好這個方向以650萬美元領投A輪融資,同時以投資人的身份加入董事會併成為董事長。
研發三年,2006年釋出首款電動車Roadster,又過兩年才開始交付,售價10.9萬美元,成為全球首款量產高效能電動車。
結果運氣不好當年正好撞上全球金融危機導致特斯拉瀕臨破產,馬斯克繼續輸血注資並接任CEO,大刀闊斧裁員25%,集中資源開發Model S。
好像從這時候開始馬斯克每成為一家企業的話事人,裁員永遠是他上任後的三把火之一。
甚至後來網上出現一段整蠱老馬的影片,說老馬給來自世界各地的員工發起視訊會議,不到幾分鐘全因各種奇葩理由團滅(開除)了現場所有員工無一倖免。
前年,也就是2012年,歷經4年研發和製造,Model S開始交付,同時超級充電網路啟動,特斯拉確立高階電動車市場地位,著手解決充電難題。
去年末,特斯拉正式進入華夏,實現商業化成功,開啟全球化佈局。
後來更是全球建廠,尤其是滬市的超級工廠,徹底盤活了特斯拉的發展,後續model3、modelY成為全球市場的爆款,這也給馬斯克的火星夢,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援.
回過神,陳默感慨道,“埃隆·馬斯克,此人是個梟雄,就從他不僅親自操盤特斯拉,同時還涉獵spaceX,靠著NASA支援大搞民用航天,就可見此人野心不小,不容小覷.”
這一點雷軍倒是頗為同意,“之前對特斯拉我也有所瞭解,其中有許多值得學習和借鑑的地方,取長補短,不過這次特斯拉進入華夏,倒是可以進一步刺激國內新能源電動車的市場發展,我覺得這是好事!
等過兩年新能源相關產業鏈成熟,小米發展超出預期的話,說不定能摸著特斯拉過河。”
陳默聞言蹙著眉頭,“軍哥,我覺得你這想法不對,咱們小米發展到現在,即便背後有米岸芯昇,手機零部件國產率幾近50%,但一天我們晶片、儲存、鏡頭等核心零部件沒有國產化,仍舊沒有完全擺脫組裝廠的印象。
如果新能源汽車產業剛露苗頭,我們依舊如此,那將來只能成為追趕者,而不是領跑者。”
雷軍聽完若有所思,“確實是我保守了,不過你真的打算現在入局?”
陳默颯然一笑,“為什麼不呢?”
雷軍還是覺得陳默有些想簡單了,不禁提醒道,“遊戲市場彼岸只是在手遊領域具有優勢,身後有騰訊、網易在步步緊逼,外賣別看你剛小勝一局,後續結果並未明朗,網約車那邊又即將放開,一場大戰也在所難免。
這些情況你不會不清楚,可你再分散精力的話,把資金砸進新能源汽車行業,我只能說你這傢伙膽大包天。”
“彼岸是一個整體,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而且按照彼岸目前現在的發展勢頭和目前擁有的資源,給新能源汽車這片沃土提前施點肥,我覺得這是我目前有能力做到的事情。”
“好,就按你說的未來新能源汽車市場一片大好,你就沒考慮過先入局先被淘汰的情況,後來者摸著你過河,之前所有的投入和積累成為他人的嫁衣,別人用現成的,而且成本還比你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