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從業者也分淡旺季,平常跟普通打工人一樣朝九晚六,強度不大。
可碰到熱點事件,那就沒有工作時間的概念,加班加點也要把報道趕出來,發出去。
這也是一個很卷的賽道,跟時間賽跑,跟友商競爭流量
至於報道風向,那就看背後有沒有“公司正確”性質的指示,如果沒有,那就只能靠記者或者小編根據自身經歷和認知來鼓搗出一期報道交差。
一篇文章撰寫出來,到發出去中間會經歷多次校對和稽核,校對錯別字、排版、格式等內容。
稽核內容的表達和方向是否與平臺自身立場相符。
如果平臺大一些或者權威一些,待發稿件還會由平臺外聘的審稿專家,稽核其文章的核心內容和專業程度是否有問題。
一般來說,越大越官方的媒體平臺,對節目排期就越重視,對待發表出去的內容,校審的力度就會越嚴,因為在大眾眼裡,這代表著接下來的風向。
就比如上面要整頓網約車市場,一般都是提前跟央媒通氣,準備好沒問題先下場進行相應的報道,讓大眾有個心理鋪墊的過程,後續再頒佈相關政策就順理成章.
當然也不排除一些大平臺存在臨時趕工的情況,這就導致小編沒有素材,或者自行發揮寫小作文沒屎硬拉,校審也敷衍了事。
等發出去後,搞的大眾因不解而吐槽,搞的相關當事人因惶恐而失眠,搞的對應行業風聲鶴唳,開始整頓.
搞好了?不好意思,我的功勞!
弄壞了!不好意思,與我何干?
大不了~不好意思,都是下面人辦事不力,我都自罰三杯了還要怎樣~
然後媒體平臺歌照唱來舞照跳,歌舞昇平,浪滔滔
只能說哪都免不了草臺班子,次數多了,大家也就習慣了。
當晚相關媒體的報道經過撰寫、校對、審批然後緊急出爐,跟針對本次小米釋出會在各自平臺發表相應文章。
不過這次起碼媒體們都是站在各自立場進行相對合理的報道。
《釋出會同框:當雷軍遇到陳默,釋出會還可以這樣開》
《兩個百億身家老總的聯動整活,網友笑不活》
《小米釋出會選擇了流量最多的開法,或許為友商提供新思路》
《旗艦機、山寨機後.這次軍訓家電,下次輪到誰?》
《自研晶片初顯威,米岸芯昇大起底!》
《時隔一年小米、彼岸再出新品,3分鐘小米釋出會圖文速覽》
《它來了它來了,它帶著新品走來了.》
報道大多都是正向居多,即便出現了拍照這樣的小插曲,被更多人認為是之前商量好的營銷手段。
這種噱頭是這些媒體人最喜聞樂見的事情。
智慧家電領域的深耕佈局、小米之家一年200城的快速擴張、米岸芯昇自研晶片默默研發.
人們看完這些報道,紛紛感慨原來小米過去這一兩年竟然幹了這麼多事情,其中還能發現背後彼岸若有若無的身影.
但也有多家媒體秉著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有一些友商關係匪淺的媒體則對這次小米釋出會不是很看好。
小米手機和紅米手機他們是不敢亂下判斷的,只能從另外兩方面入手,比如家電新品、比如遊戲手機.
家電產業一些專家和媒體他們預測,小米進軍國內家電產業並不會像之前那麼順利,他們對其發展前景不是很樂觀。
家電領域專業媒體:華夏家電網當家資深記者深夜發文《家電領域這一場仗,小米不好打》
“.行業固化太久?創新力嚴重不足?國內家電產業明顯不是如雷軍所說這麼簡單,雖然我承認小米家電這次價格真的很低,還用上了自研的晶片,而且也背靠京東成熟的線上渠道和彼岸的營銷加持。
但產品質量究竟如何和晶片是否滿足需求,這都是需要小米直面的問題,價效比、價格戰不是萬金油,小米憑藉這兩招在手機行業縱橫捭闔,但換成傳統家電這個賽道或將水土不服.
小米這兩年在家電領域投資佈局頗廣,這次一口氣掏出瞭如加溼器、微波爐、電飯煲、電風扇近十款小家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