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戰從速,咱們趕緊把章程定下來”
隨著時間推移,一個行動計劃的草案在醞釀成型.
當天晚上,
“頭兒,SSR級別輿情,麻煩趕緊過來看下.”
當張小龍接到段宏研的電話後,立馬向對方工作區域走去。
因為剛才他聽到對方話語中含有“SSR”和“趕緊”這兩個詞,一般這種情況,事情都不會小。
段宏研,人如其名,宏觀研判,目前是微信輿情監控中心負責人,曾是老闆從小米帶過來,甚至據說是商河的老人,可以說是嫡系中的嫡系。
微信輿情監控中心說是部門,其實稱之為團隊更為準確,這個部門比較特殊。
特殊在於彼岸集團明面的組織機構上沒有留下任何痕跡,只有集團核心高層才知道的存在,屬於隱形部門。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據說剛有微信的時候,老闆親自提議設立的特殊機構,命名為“天眼”。
那時候自己還沒來,目前歸自己直屬領導,特殊情況下可有權越過自己直接向老闆單獨彙報。
微信成立之初的聊天記錄是儲存在彼岸的資料中心,但隨著這兩年億,規模越來越大。
使用者聊天的各種文字、圖片、影片等資料成為了海量儲存,因此在使用者註冊數過億後就轉為放在了個人手機本地進行儲存。
彼岸資料中心只會儲存微信使用者近一個月的聊天記錄,用於微信雙端訊息同步。
當然這樣會使使用者手機本地儲存變大,為此微信也給出瞭解決方案,那就是使用者可以透過微信助手,把聊天內容進行選擇性備份並壓縮,儲存容量是未壓縮前的十分之一。
如果使用者打算換手機,也可能就會存在聊天記錄丟失的情況,助手還提供一鍵搬家功能。
後來彼岸雲出現,使用者還可以選擇上傳到雲端進行儲存,跟蘋果的cloud類似,但跟蘋果6元50GB/月各種死貴的儲存價格不同,彼岸是免費的。
這些大資料對彼岸而言是個海量的寶藏,其中蘊含著無數使用者的衣食住行相關資訊、商業機密、政策導向、甚至還有許多違法犯罪記錄潛藏其中。
這就是微信輿情監控中心,存在的意義,也是陳默命名為“天眼”的含義。
天眼團隊人數不多,雷打不動只有31人,1個負責人30個幹活的,不進不出不升遷。
裡面每名成員或許在技術上不是最好的,但絕對是忠誠度最高的,都是元老級員工,工號在前三百的那種,核心中的核心。
由於部門的特殊性,因此這些人的待遇是獨一檔,那就是隻要嘴巴緊覺悟高,這些員工屬於能安穩幹一輩子財富自由的那種,比公務員還鐵飯碗,誰家碰到困難,集團立馬解決的那種。
團隊內部一分為二,10人是屬於大資料分析工程師用於提取使用者畫像,投餵系統架構組進行機器學習進行迭代升級,分析目前使用者不同性別、不同年齡段的各種特點,為後續彼岸產品迭代提供重要的資料支撐和參考。
另外20人按照3:1再細分為稽核組和複核組。
前者每天的內容就是稽核分析微信各種聊天記錄資料。
這些資料是“天眼”系統每天在數以百億計的微信資訊流中,透過智慧語義分詞,篩選出命中敏感詞的相關條目,再按照輿情自動劃分成R、SR、SSR三級,對應個人相關、群體相關、彼岸利益相關。
一般R級不用處理,只有SR及其以上級別需要他們人工稽核,進行分析,如果出現SSR級,段宏研會直接介入,酌情選擇是否實時向上彙報或越級彙報。
對外,分析是否存在例如賭博、毒品、恐怖主義等違法犯罪情況,視情況嚴重程度,主動或被動配合有關執法部門調取相應違法聊天記錄,有效打擊犯罪行為。
甚至過去兩年,還配合警察蜀黍提供聊天記錄資訊,破獲了幾起重大違法犯罪案件。
當然明面上的說法是,彼岸配合公安機關調查取證,做好有關部門的小助手,警民魚水情的絕好案例。
至於淫穢內容,陳默一向是秉承不提倡不鼓勵的態度,老百姓業餘娛樂生活也比較乏味,這再禁了,也太可憐了,他是過來人,因此微信也貫徹自家老闆的意志保持“民不舉官不糾”的原則。
只要暗自欣賞,或單向傳閱,沒問題,可如果發現有人過線,在群裡發這些內容直接遮蔽、封群、封號,視情況採取相應措施。